走進姥山社區的瓜蔞種植基地,仿佛踏入了一片碩果累累的綠色海洋。在整齊排列的瓜蔞架下,一顆顆圓潤飽滿的瓜蔞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宛如一串串綠色的燈籠,散發著豐收的氣息。
瓜蔞,作為一種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的特色農產品,果實、瓜皮、瓜根皆可利用,瓜籽炒制后是備受歡迎的休閑零食,瓜皮和瓜根更是中藥材的重要原料,市場前景廣闊。
望著眼前沉甸甸的瓜蔞,社區書記王凱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的瓜蔞長勢格外好,結果數量多,個頭也大,這都得益于科學的種植管理和適宜的氣候條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預計畝產量能達到6000 斤瓜,350斤瓜蔞子。”
為了確保瓜蔞的品質和產量,從選種育苗開始,就嚴格把關,挑選優質品種;在田間管理過程中,精準施肥、合理灌溉,并采用綠色防控技術防治病蟲害,全程遵循生態、科學的種植理念。
隨著瓜蔞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能為社區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在瓜蔞基地里,每天都有專職村民從事瓜蔞管護工作。村民潘霞珍開心地說:“在家門口的瓜蔞基地干活,一天能掙100元,還不耽誤照顧家里,收入比以前種地增加了不少,這都多虧了社區發展瓜蔞產業。”
目前,社區的瓜蔞種植面積已達40 畝,隨著瓜蔞逐漸成熟,采摘工作也即將全面展開。屆時,這片瓜蔞種植基地將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一顆顆飽滿的瓜蔞將帶著大家的希望,走向市場,成為帶動社區發展的“致富果”。(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