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妙山村以黨建為引領,聚焦老年群體多元化需求,積極探索“黨建+養老”新模式,在滿足轄區老人養老、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等需求上下功夫,通過一系列舉措,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營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基層治理提質增效注入了強大動力。
搭建陣地,延伸服務觸角
妙山村依托村黨群服務站、理論宣講室等紅色陣地,為轄區老黨員、老年人開設“黨建微講堂”,通過開展“三會一課”、專題黨課、主題黨日、參加黨史知識競賽等方式,推動黨員學習教育入腦走心。同時,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開展“送學上門”,確保學習教育全覆蓋,學習生活“不打烊”。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開展家風家訓宣講、政策法規宣傳、健康知識講座、矛盾糾紛調解、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活動。同時,鼓勵轄區健康老年人為獨居、有服務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在滿足獨居老人需要照顧和陪伴的同時,幫助轄區老人譜寫“老有所為”的新篇章。
多元聯動,完善服務體系
妙山村黨群服務站推行“黨建+幸福食堂”的養老模式,打造“營養好、環境好、服務好”的“三好”幸福食堂。食堂根據老人意見調整菜譜,做到低油低脂、少鹽少糖、健康飲食,更好滿足老年人口味和膳食要求。緊盯醫養、康養2個關鍵,積極探索社會化服務,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健康指數。聯合鎮衛生院每年為老年人開展一次免費體檢服務,聯合村衛生室免費為社區老人開展測血糖、量血壓等常規檢查,月均服務50人次,并為轄區內的老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根據老人們的需求進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示范引領,打造幸福家園
依托老黨員、志愿者,以“菜單式”“貼心式”“幫扶式”的方式,為轄區內老人提供長期、中短期照護及日間照料、矛盾調解、法律援助等服務。挖掘轄區一批有特長的黨員和村民骨干,開展“亮身份”“樹形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定期與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開展敬老愛老助老活動。按照“居住較近、便于照看、志愿結對”的原則,組織轄區的低齡健康老人、離退休老黨員,開展“黨群心連心”“小老人幫老老人”等居家養老幫扶活動,并積極參與到關愛青少年、矛盾糾紛化解等志愿服務中,讓“夕陽紅”映照“黨旗紅”。
下一步,妙山村將進一步推進為老服務資源統籌,精心打造老年人的“朋友圈”,努力辦好家門口的“服務陣地”,真心做到心為民所想、情為民所系、事為民所謀,用“繡花功夫”做好為老服務“精細文章”,從而提升黨群幸福度和滿意度,用實際行動托起幸福“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