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社居委+社工”共管 社區PPP讓市域社會治理更和美
日期:2020-12-25 15:59:24 來源: 點擊:
12月21日上午,安慶市宜秀區大橋街道芭茅巷社區同慶南苑小區64歲的饒義順老人來到居家養老服務站便民理發室理發。這已是他第10次在這里理發了。“每次一塊錢、服務到社區,非常稱心、非常實惠。”饒義順說。
社區是市域社會治理的最小因子。社區治理普遍存在“人少事多、社居委工作人員疲于應付”的問題。為破解這個難題,2015年起,芭茅巷社居委采取PPP模式,引進安慶市宜秀區卓爾社工,交出社居委職能之外的事務,探索“社居委+社工”共管的辦法,走出了一條好路子。
芭茅巷社區60歲以上老人超過400人。通過摸底調查發現,老年人腿腳不利索,存在理發不方便的情況。為了解決老人們的“頭”等大事,卓爾社工招募理發師、建起便民服務隊,推出一元理發志愿服務項目,凡社區內60歲以上的老人,均可于每周一上午前往便民理發室享受此項服務。
芭茅巷社區包括同慶南、北苑兩小區,有居民6000余人,但是社居委只有8名正式工作人員。“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重在基層、難在基層。8人管理服務6000多人,難度可想而知。”該社居委黨委書記徐飛說,必須厘清工作邊界、剝離社居委職能之外的事務。
為老人們提供生活照料、康復理療、老年教育、休閑娛樂等服務;為孩子們提供藝術教育、功課輔導、成長訓練,在假期還舉行帶有公益性質的夏令營活動;為家長們開展家庭教育咨詢與指導、家庭教育主題實踐活動,提供專業的心理健康咨詢與指導服務……5年來,卓爾社工儼然成了社居委的“一份子”,幫助居民解決問題、在社區舉辦各類活動,成了他們的主業。
“社居委職能之外,社工該如何著手?解決問題、舉辦活動是最好的媒介。”卓爾社工負責人王奎說,尤其舉辦活動,可以讓居民們走出家門、參與進來、拉近距離。5年來,卓爾社工累計舉辦各類社區活動200余場次、服務居民6.2萬人次,除醫療沒有涉足外,其他能為居民們想到的,幾乎都做了。
得益于社工力量的參與,近年來芭茅巷社區內矛盾糾紛明顯減少、社區治理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社區先后榮獲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全省文明社區、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實踐證明,引進社工力量參與社區治理,能有效減輕社居委的負擔、增強居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能讓市域社會治理更和美。”徐飛說。(全媒體記者 沈永亮)
上一篇:【安徽日報】圖片報道
下一篇:【人民網】安慶市宜秀區:“小”菜園成就扶貧“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