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資委產權局副局長郜志宇介紹,截至2017年底,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包含98家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基本上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引進各類社會資本實現了混合所有制,中央企業在產權層面已與社會資本實現了較大范圍的混合。
已確定3批50家試點企業
郜志宇在會上介紹,截至2017年底,已經確定了3批共50家試點企業。前兩批共19家,目前7戶已經完成引入戰略投資者、重組上市、新設公司等工作,引入各類投資者40多家、資本超過900億元。2017年底新確定了第三批試點企業,包括10戶中央企業和21戶地方國有企業,目前企業正在制定實施方案。
根據央企產權登記數據,2013年至2016年央企及各級子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由65.7%提高至68.9%。初步統計,去年中央企業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超過700戶,其中通過資本市場引入社會資本超過3386億元。
從行業分布看,房地產、建筑、建材、通信、礦業等5個行業企業混合程度較高,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分別為88.3%、86.3%、78.3%、77.9%和76.8%。
目前,上市公司已經成為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載體,2012年至2017年6月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從378戶增加到390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資產總額、凈資產、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占整個中央企業的63.7%、60.8%、61.1%、84.8%。
混改取得一定突破
記者注意到,近一段時間以來,央企和地方國企混改方面在深度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突破。
1月23日晚間,中國聯通(600050,股吧)發布公告,宣布將對董事會進行換屆。在公告公布的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名單中,記者發現,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胡曉明和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盧山均名列其中。
此前,這四位董事所屬的非公企業均已參與聯通混改進程之中,并通過非公開持有股票方式成為聯通的戰略投資者。
記者在查閱有關資料后發現,從聯通董事會構成上來看,上一屆聯通董事會7名成員中,4名非獨立董事均有聯通背景。而本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中,非聯通背景董事數量超過聯通背景董事數量,非公企業背景董事占聯通董事會達到4席,超過聯通背景董事數量。
聯通此次調整董事會,被廣泛認為是國企深化混改進程中的標志性事件。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聯通董事會提名人選的構成體現了民營企業對國企混改的參與,并且反映了“同股同權”原則。
作為基礎通訊運營商,聯通在董事構成上給予互聯網企業充分的地位,這一舉措更加符合通訊產業擁抱互聯網時代大潮的趨勢,也符合市場化的需要。
進一步推進電力等領域混改
進入2018年,國企央企混改會在哪些領域取得突破?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透露,接下來,要拓展混改廣度,進一步推進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要領域國企混改,并且選擇有條件的央企推進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
同時,彭華崗還表示,拓展混改深度更加重要,比如要引入非公資本積極股東,進一步推動企業形成市場化的經營機制。“(要)按照企業不同分類情況進行股權結構的調整,使其他資本積極參與公司治理,董事會有效行使職權,形成市場化經營機制。”彭華崗說。
記者注意到,“非公資本積極股東”這一表述過去較為少見。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向記者表示,目前階段的國企混改不僅僅要調整其股權結構,還要通過調股權來調整國企的公司治理體系。以中國聯通所進行的混改為例,在混改過程中,中國聯通引入了京東、淘寶、阿里巴巴、百度等非聯通背景的非公戰略投資者,并一道進入了董事會。
“這些戰略投資者通過進入董事會的方式,能夠有機會參與聯通的決策,實現了多元利益的平衡。這就是今天所提倡的"積極股東",它對于當前推動市場化的要素配置具有促進作用。”周麗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