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內無法阻止的列車”
“希拉里成為第一位確認角逐白宮寶座的民主黨競選人,也被認為是有望贏得民主黨提名的領跑者。如果她贏得2016年選戰,將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美國福克斯新聞網這樣評論希拉里決定競選的消息。法新社稱,希拉里預計將于12日宣布競選美國總統,終結長期以來她是否再次向成為首位白宮女主人沖刺的懸疑。在提名戰中慘痛敗給奧巴馬7年后,這名前國務卿和昔日的第一夫人將作為民主黨的寵兒競選,準備與對手開啟長達18個月的大選鏖戰。
美國《商業知情者》12日稱,準競選活動已在幕后組織數月之久,引進關鍵職員和顧問,策劃大選活動與戰略。希拉里的競選團隊表示,2016的競選目標是“通過選舉希拉里·克林頓為美國下任總統為每個家庭、每個小型企業和每個美國人帶來一條通往持久繁榮之路”。宣布競選后,67歲的希拉里隨后將前往艾奧瓦州和新罕布什爾州開啟低調競選活動,這兩個州明年將率先投票,決定黨內提名人選。
有調查顯示,在民主黨支持者中希拉里支持率目前遙遙領先,大約60%的人表示會在初選中投票給她。美國“政治”網站稱,民主黨內人士看不到希拉里的對手有什么希望,希拉里的批評者擔心,她已成為“無法阻止的列車”。《華盛頓郵報》12日稱,作為前國務卿、前參議員和前第一夫人,希拉里不僅成為民主黨內的寵兒,還在民調中遙遙領先目前任何一位潛在的共和黨對手。希拉里幾乎舉世皆知,她比政客更有名氣。幾乎每個美國人都對她有印象,無論好壞。她曾在社交網站上這樣總結自己的多彩履歷:“一個妻子、母親、律師、婦女和兒童權益維護者、阿肯色州第一夫人、美國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作家、養狗者、發型偶像、長褲謎、天花板打破者、待定……”,“待定”一詞現在變成“已定”:再次沖刺白宮。
“2008年她就是一名令人生畏的競選人,在大選中她成了我的偉大支持者,她是出色的國務卿,她是我的朋友,我認為她會是一位出色的總統。”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給希拉里送上贊譽。《愛爾蘭時報》稱,希拉里第二次競選或許能幸運些,這次在民主黨內再沒有像奧巴馬這樣的厲害對手。雖然近來希拉里遇到不少爭議性問題,包括當國務卿時用私人電子郵件而不是政府加密郵件處理政務,但她目前在民主黨內的支持率仍遙遙領先于離她最近的潛在競爭對手5倍。12日,美國國務卿克里也對前任表示支持,稱贊希拉里當國務卿時做了了不起的工作。
也有不少分析認為,由于選戰處于剛開始階段,目前的民調還很難說明問題。英國《經濟學家》11日稱,希拉里和她的丈夫已經打造了龐大的選戰機器,只要發動機器,就會開始吸收大量捐款。有人認為她是不可阻擋的,有博彩公司甚至認為希拉里2016年入主白宮的概率高達91%。不過凡事皆有變數,上次希拉里同樣看起來不可戰勝,最后還是失敗了,輸給了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年輕議員奧巴馬。
福克斯新聞網稱,一名民主黨官員說,希拉里這次“將為每張選票參戰,不再想當然”。這與2008年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她被認為必將成為民主黨總統提名人選但未能注意到奧巴馬星火燎原之勢。了解其計劃與戰略的民主黨官員說,這次競選將讓希拉里與“真實的人聯系”,比8年前做得更好。
布什3.0 VS克林頓2.0
在希拉里之前,兩名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和蘭德·保羅已正式宣布參加2016年大選。《悉尼先驅晨報》12日稱,雖然不是宣布競選第一人,但希拉里成為最大競選新聞人物。希拉里的出現搶去另一名志在白宮的共和黨參議員——馬爾科·魯比奧的風頭,后者計劃于13日宣布競選聲明。作為前總統老布什的兒子、小布什的弟弟,前佛羅里達州州長杰布·布什也在準備競選,他有望成為共和黨競選人中的領跑者。
《華盛頓郵報》稱,在2016年大選早期,共和黨人面臨一個嚴重問題,大多數共和黨競選人并不知名。《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近日聯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6名有意競選的共和黨人無一獲得凈正面評價。最為知名的杰布·布什目前被33%的公眾看好,但有53%的人不看好他。只有希拉里一人在民調中贏得凈正面評價(49%比46%)。美國“hotair”政治評論網站稱,2016年美國大選很可能是布什3.0VS克林頓2.0。
“記憶碰撞的2016年”,《底特律新聞》以此為題稱,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或許比以往任何一次選舉更多取決于如何去定義過去,這次選舉也將更多地出現歷史對比的情況。首先就是對上世紀90年代克林頓總統任期的回憶,接下來就是對進入新世紀后小布什總統任期的回憶。如果希拉里和杰布分別成為民主、共和兩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的話,這兩段回憶必將發生強烈碰撞。美國政治喜劇演員威爾·德斯特撰文說,國家大船要駛向一個確定的可能性,那就是下次總統大選杰布對希拉里,兄弟對老婆,聽起來像是“遺囑官司”。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以“美國的政治王權”為題說,在3.19億人口的美國,2016年總統選舉或許歸根結底成為當代兩大政治家族——布什家族和克林頓家族之間的又一場較量。對希拉里和杰布來說,政治就是家族生意,兩人象征著不同的體系。美國建國的基礎是推翻皇室特權和繼承身份,美國人從孩提時代接受的教育就是任何人都能當總統,然而在美國歷史上,投票人總是選擇有“品牌”的政治世家。弗吉尼亞大學夏洛特維爾分校的總統研究學者佩里說:“美國整體中存在一個悖論,我們一方面希望小木屋里走出來的苦孩子能干大事,可另一方面卻又被富裕的貴族化候選人吸引。”
希拉里勝選會對華強硬?
美國人和世界能期待希拉里政府什么?雖然選戰才剛剛開始,雅虎新聞網已迫不及待提出這個問題。文章稱,希拉里2014年的回憶錄《艱難抉擇》實際上是一部600頁的選舉綱領,折射著美國和國際上一些最優秀政策專家的建言。如果希拉里最終當選,美國外交政策將更多轉向“巧實力”,希拉里此語意味著在任何局勢下選擇外交、經濟、軍事、政治、技術和文化工具的最佳組合。對她而言美國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國家”。文章稱,對中國,希拉里可能采取更堅定、更精明的策略。在國務卿任上,她在2012年中美峰會前不久批準盲人律師陳光誠在美國駐華大使館避難。這是她一旦當選將采取更強硬政策的范例。
俄羅斯《觀點報》12日稱,希拉里素以對俄態度強硬著稱,曾多次譴責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政策。在烏克蘭問題上,她曾將普京與希特勒相提并論。對此普京在接受法國電視臺采訪時說:“最好不要與女人爭論。如果有人越界太遠,這往往并不是因為其強大,而是因為其軟弱。”報道同時稱,在希拉里任美國國務卿期間,也曾在重啟美俄關系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擔任國務卿時,希拉里在很多涉華問題處理上表現出強硬態度。如果2016年競選成功,她在對華政策上可能會延續以往那種“彪悍”、靈活性欠缺的風格。對此我們要保持謹慎,但也沒必要過于悲觀。希拉里畢竟在政界摸爬滾打了很長時間,她的風格和做事方式可預測性強。即便剛上臺時她需要針對競選期間的承諾或涉華表態做做樣子,但最終她在對華政策上還是得回到務實合作這個大趨勢上。中美之間經濟、社會和文化的交融度以及政治層面聯系程度都很高,即便希拉里上臺,中美關系總體穩定的大框架也不會發生變化。
“希拉里本來就是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始作俑者,如果上臺,她可能會在外交層面進一步升級亞太再平衡戰略,牽制中國崛起。但無論是誰當選美國總統,在對華政策上都得做到務實、穩健、積極。”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教授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是由中美兩個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決定的。不管希拉里對中國有何看法,避免和中國發生直接沖突都是美國外交的一個基本目標,美國也會延續既合作又競爭的對華戰略。
德國《經濟新聞報》12日稱,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時代正在結束。不管是希拉里還是杰布·布什,都不得不面對現實。(記者 李勇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王亞斌 甄翔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