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區衛生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一個中心、緊扣三大主線、突出四個重點、實施五大工程,為加快宜秀跨越崛起,在大宜城建設中爭當排頭兵提供強力的健康保障。
圍繞一個中心。即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為中心,對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教育實踐活動。
緊扣三大主線。即全面深化醫改,穩步推進基本藥物制度,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運行機制;落實國家醫改重大專項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和腦卒中篩查項目。加強行風建設,推進深化作風建設提升群眾滿意度工作、加強衛生行風“九不準”,深入開展民主評議衛生行風活動,不斷引領醫療衛生新風尚。強力推進衛生民生工程,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措施,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突出四個重點。即加強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完成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善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進一步緩解群眾看病就醫難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強對醫務人員醫療質量、規范服務、文明服務和相關技能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質量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努力為廣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加強疾控監督體系建設,建立功能完善、反應迅速、運轉協調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健全覆蓋城鄉、靈敏高效、快速暢通的疫情信息網絡,改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基礎設施、快檢設備和實驗室設備條件,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執法專業隊伍建設,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完善新農合大病保險救助體系,進一步緩解城鄉居民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逐步推行先看病、后付費診療模式,全面實施大病醫療保險制度。
實施五大工程。即衛生人才活力工程,健全和完善符合衛生人才發展內在規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才工作機制,培養和造就醫德高尚、技術精湛、服務優良的衛生人才隊伍,著力構建“梯隊式”骨干人才隊伍。衛生應急保障工程,制訂和完善各種衛生應急預案,形成統一指揮、反應迅速、科學規范、處置高效的衛生應急工作機制,積極創建省級衛生應急示范區。示范創建工程,年內將大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成為省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成省級慢病綜合防控、血吸蟲病綜合治理示范區,啟動國家級全民健康促進行動示范區,創特色,樹品牌。衛生監督執法護航工程,加強醫療服務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切實規范醫療服務行為;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提高食品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及時有效應對食品安全事件。三好一滿意工程。結合醫療質量萬里行及優質服務年活動,大力實施“醫療陽光工程”,認真落實維護患者權益十項承諾,強化醫療安全及醫療糾紛防范與處理全員培訓,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打造“滿意在衛生”服務品牌,樹立醫療衛生行業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