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警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時間和方式將成為市場的“煩惱”,由此出現的不確定性將帶來更多風險。
債市泡沫討論引人憂
因成功預測金融危機而名聲大噪的“末日博士”、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努里爾·魯比尼近日稱,過去五年美國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已造成金融市場過度杠桿化和風險增多,醞釀了信貸和資產泡沫,且泡沫可能較上一次更為嚴重。
過低的利率和短期內利率不會上升的預期正迫使投資者轉向風險資產,比如投資高風險債券和資產抵押債券。5月7日,巴克萊美國公司高收益指數降至4.97%的歷史低點,8日繼續跌至4.96%。與此相應,垃圾債券價格飆升至歷史高點。
獨立策略公司全球策略分析師戴維·羅奇認為,一旦全球央行停止購買債券,債券市場將出現崩盤,并引發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嚴重的危機。
有著債券之王之稱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格羅斯近日表示,由于債券利率降至歷史低點、價格升至峰值,長達30年的債市牛市可能已經結束。
瑞士信貸證券衍生品交易研究部門主管顏勇告訴新華社記者,過去30年,美國政府債券價格一直在往上走,可以說是個大牛市,未來這個牛市肯定會結束。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說債市的熊市將要開始。
斷言泡沫出現為時尚早
盡管有人擔心美國債市泡沫,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美國收益率極低的債券市場確實存在風險,但還不能就此斷定存在所謂的泡沫。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TIAA-CREF基金經理陳力君告訴記者,他對美國債市泡沫風險有所擔心,但目前尚未看到泡沫。因為現在美國的失業率和通脹率距離美聯儲制定的目標還很遠,短期內不用擔心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
“從長期看,當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的時候,美國經濟肯定進入了正軌,市場本身也就穩定了,不大可能出現劇烈的波動。并且,量化寬松政策的退出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市場會有足夠的時間來適應,”陳力君說。
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董事總經理戈登·查爾洛普也認為,現在就斷言債市存在泡沫并認為在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后泡沫將破滅,顯得有些過于簡單化。
貝萊德投資集團固定收益部門首席投資策略師杰弗里·羅森貝格說,當市場預期美聯儲會減少債券購買規模時,債券市場會出現拋售,但不會崩潰。
美聯儲退出政策將成“煩惱”
雖然業內對債券市場是否存在泡沫存在較大分歧,但債券價格升至歷史高位、風險漸增已成事實。特別是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的時間和方式,將給市場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目前,美聯儲處于進退兩難的局面。太快退出量化寬松將影響經濟復蘇,太慢退出將使市場面臨的泡沫風險越來越大。
美聯儲上一次緊縮信用始于2004年,歷時兩年完成利率正常化。但由于低利率持續時間過長及利率正常化過程過于緩慢,導致債市、股市、房市的泡沫問題愈發嚴峻,為之后的金融危機埋下了隱患。
“美聯儲龐大的資產負債表將使其在需要收緊政策時面臨兩難境地,拋售債券將威脅金融市場穩定;如果不拋售,我們預計其資產負債表要回歸正常可能需要10年以上,”羅森貝格說。他建議在資產組合中減持政府債券,增持能產生更好風險回報的私人市場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