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大龍山鎮永安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實踐“黨建+微治理”模式,通過聚焦微小單元、引導多元參與,將治理觸角延伸至社區的“神經末梢”,用心用情用力疏通堵點、解決難點,讓老社區煥發新生機,共同繡出了一幅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園新圖景。

“黨建+鄉村振興”,激活發展“一池春水”
從荒山披綠到產業多元,永安社區立足實際,積極推動產業發展,永安社區黨總支勇挑重擔,將“沉睡資源”變為“綠色財富”。通過對荒山荒地的改造,建設了集果樹苗木種植、休閑采摘、種質資源保護為一體的生態果園。同時,引進了輕工型企業和智慧藥房,不僅盤活閑置集體用房,還帶動周邊居民“家門口”就業,實現了集體經濟壯大和居民收入共同提升,走出了一條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發展新路徑。

“黨建+網格治理”,織密社區“幸福網”
針對新樓盤多、人口雜、治理難的問題,社區黨總支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小組設在樓棟里,編織了一張全覆蓋、無死角的治理網絡。社區“兩委”和黨員骨干化身“網格管家”,主動亮身份、領責任,通過常態化走訪,精準掌握困難群體需求,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將公共服務、矛盾調解、政策宣傳直接送到群眾身邊,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精細化治理格局。
“黨建+民生保障”,提升居民“幸福溫度”
社區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重點群體,整合黨員、志愿者、物業等多方力量,組建“紅色服務隊”,通過建立需求清單、黨員認領“微心愿”等方式,提供代買代辦、健康監測等“訂單式”暖心服務。此外,精心打造的“暖心驛站”、老年大學等活動陣地,定期開展健康義診、法律援助等活動,將便民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真正把黨組織的關懷融入日常,做到了民生保障有力度,社區服務有溫度。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下一步,永安社區將繼續深化“黨建+微治理”模式,在機制完善、服務提質上持續用力,以黨建引領之筆,蘸取為民服務之情,奮力書寫基層治理現代化與鄉村全面振興的永安新篇章。(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