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舉辦微短劇產業發展“頭腦風暴”座談會
日期:2024-09-27 16:38:15 來源: 點擊:
9月25日下午,宜秀區舉辦微短劇產業發展“頭腦風暴”座談會。會議邀請了星際數科、巨準互娛、金科文化等6家數字文化企業并作主旨發言,盛世資本、深報一本文化基金公司及建行、徽行、農商行、擔保公司負責同志就微短劇產業的投資、融資進行交流。
前期,宜秀區大黃山辦組織發改委、文旅局、融媒體中心、招商中心和文化企業赴杭州、上饒等地考察調研,深入研究微短劇產業鏈條、成本、投資模式、運營方式、帶動效應等。座談會上,集中觀看了大黃山電子沙盤、安慶市大黃山宣傳片,區大黃山辦就微短劇產業作了分析報告,企業、金融機構、基金公司圍繞微短劇行業發展、金融服務助力、投融資模式、項目謀劃儲備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現場氣氛熱烈。
微短劇作為新業態,微短劇產業發展模型到底是什么?巨準互娛總裁古文輝在發言中談到,微短劇之所以能火,主要是微短劇本身既有金融屬性又有產業屬性,既有較強的變現能力也有較強的帶動效應,微短劇創作、拍攝、投流分發的鏈條已經打通,各個環節成本分攤模型已經成熟,微短劇產業發展本身能帶動群眾就業、財政增收,同時能夠給項目地帶來更多的流量,這種人的流入量、網上的瀏覽量均是財富;同時,微短劇產業可以賦能三次產業,在“微短劇+電商”“微短劇+文旅”“微短劇+品牌”“微短劇+非遺”等方面都有大文章可做。
發展微短劇產業,需要一流的營商環境,星際數科董事長張景龍在互動過程中表示,便捷高效是吸引微短劇企業的重要因素,先發地區已將劇本、成片審核縮短到6個工作日內,安慶要積極爭取省級支持,在宜秀設立審查分中心,開通內容審查、審批“綠色通道”。
微短劇產業發展的基礎是人工智能算力,微短劇產業發展也創造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當務之急要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建成運營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提高圖像渲染、視頻創作能力,尤其是在推理算力上加大投入。”金科文化副總裁田天對微短劇產業的算力需求提出建議。
微短劇產業是新風口、新業態。太和天一傳媒董事長許顥騫表示,微短劇產業是個好賽道,我們將深耕影視文化產業,在安慶市宜秀區積極布局,加快融入大黃山建設。
微短劇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在深報一本文化產業基金董事長汪博天看來,微短劇是內容產業,要嚴格意識形態審核工作,把主流價值觀貫穿其中,真正讓微短劇成為新型文化業態。
發展微短劇產業需要文化浸潤、人才支撐。大家普遍認為,安慶市宜秀區發展微短劇產業有一定的比較優勢,特別是能夠把安慶底蘊深厚的文化資源挖掘好、利用好,把黃梅戲創作、表演、編劇等方面人才培養的優勢發揮好。深報一本文化產業基金董事長汪博天建議,要發揮安慶的人才優勢,加快出臺產業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集聚安慶,尋求社會資本更多參與微短劇產業發展。
微短劇產業發展需要資本的加持。盛世投資高級副總裁李通華建議,要發揮文化產業平臺作用,提高資產運營效率;與大黃山建設有機結合,做好項目謀劃、儲備和申報;做好融資準備工作,深入分析微短劇產業運營模式、收益分配等。
當前大黃山建設如火如荼,微短劇產業大發展正逢其時,宜秀區擁有發展微短劇產業的人才、題材、區位、成本等諸多優勢,打造數字文化產業城,以微短劇為切入點,探索一條黃梅戲與大黃山、文化與旅游、文化與科技等有機融合的發展賽道,構建“人工智能算力+網絡文學創作+拍攝基地+投流分發”全產業鏈,打造“網絡文學+微短劇+戲曲”新業態,為安慶市建設微短劇生態友好之城貢獻宜秀力量。
區委副書記、區長吳曙出席會議并作總結發言,區委副書記黃震,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陳海銀先后發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秀芳主持會議,市發改委、市文旅投公司負責人、區直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撰稿:湯若詩 審核:邵偉君)
上一篇:區農業農村局召開2024年秋收秋種工作會議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