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在防汛工作迎來重大考驗的時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聞“汛”而動、聞令而行,在風雨中踐行初心使命,在行動中彰顯責任擔當,他們全力以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用實際行動為群眾筑起一道道守護生命財產的“紅色堤壩”。這群“最可愛”的人便是大龍山鎮中心社區的黨員防汛先鋒隊。
“上堤以來,我們這個段面雖然暫時沒有發生管涌等險情,但并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要特別注意細節。”“堤防的背水坡或堤腳附近容易出現土層潮濕、發軟滲水等現象,如不及時發現,有可能導致集中滲水、脫坡、管涌等險情。”先鋒隊成員陶兵奇、曹璨兩位同志一邊仔細巡查一邊交流道。為了能夠及時及早發現險情,“搶早”“搶小”,將可能發生的“大險”消滅在“小險”或萌芽狀態,確保區大圩堤防及其保護區安全度汛,中心社區黨總支建立24小時值班巡堤查險防汛先鋒隊,每百米一人,每3小時一次進行拉網式巡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作為區大圩中心段的巡查責任人,社區黨總支書記程吉盛嚴格遵循巡堤查險要訣,沿著護坡徒步查險,遇到有雜草遮擋的區域,仔細撥開草或障礙物查看有無裂縫、塌陷、翻沙冒水等現象,不遺漏一處危險點。堤壩灌木雜草生長速度快,覆蓋了河堤坡面,安全巡查時很難發現險情,為消除安全隱患、便于查險,程吉盛同志還及時組織人員除草清障。24小時巡查,他不僅要克服的不僅僅是翻來覆去、枯燥無味的工作歷程,還要忍受風吹雨打或日曬雨淋、蚊蟲肆虐叮咬、坡面坑洼不平、雜草遍地叢生的工作環境。吃在堤坡,睡在堤坡,不慎摔倒割傷,程書記卻沒有一句怨言,因為他明白防汛工作的責任重大!
巡堤24小時值班結束,交接好工作后,副書記胡俊來不及休息,就要趕回社區,處理相關工作事宜。除了自己分管的紀檢、安全及當前重點開展的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等工作,還要解決群眾因雨情汛情影響帶來的困難和問題,協調轄區雨污水疏通排放等工作。面對高強度的工作,胡俊微笑著說道:“社區事情多,人手少,每一個人都肩負著多項任務。我們作為與群眾緊密相連的社區干部,在關鍵時刻,就要站得出來,沖得上去。”
危難之際顯勇毅,關鍵時刻見擔當。防汛先鋒隊已經連續奮戰十余天,隨著天氣逐漸炎熱,對隊員們也是個考驗。他們在防汛一線中“逆行”,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們是大龍山鎮眾多基層干部的一個縮影,也是萬眾一心、同心防汛的生動體現。他們的兢兢業業,齊心協力,為轄區群眾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保障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張長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