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臘月,正是“起魚”的好時節,在宜秀區白澤湖鄉大楓社區的一口魚塘內,呈現一派魚躍人歡的豐收景象。
漁民們在高亢嘹亮的吆喝聲中不停拉動手中的網,隨著漁網越收越緊,平靜的水面頓時沸騰起來,一條條小魚打滾撒歡,激起的浪花與漁民臉上的喜悅交織。一筐筐沉甸甸的魚,既裝滿了漁農的辛勤和汗水,也承載了漁農一整年的期許。
“雖然起魚的過程很辛苦,但是看到一筐筐收獲,每個人都滿心歡喜,這個魚塘主要養殖的有草魚、 胖頭魚、 汪丫魚、鯽魚等,單單是兩塊魚塘,就出了兩萬多斤魚,最大的魚可達二十斤,臘月大家都買來做干魚,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漁民說道。
白澤湖鄉水資源豐富,大楓社區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貫徹執行長江流域“十年禁漁”決策,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積極支持村民發展壯大養魚產業,促進漁民增收。積極將池塘承包給大戶,社區內大大小小的池塘不僅澆綠了菜地里的蔬菜,更為社區居民的餐桌上提供了肥美可口的鮮魚。
為改進傳統漁業養殖,大楓社區積極探索生態養殖新模式——“水跑道養魚年”。通過水培種植蔬菜,高密度水產養殖、微生物水處理技術、水循環系統,實現水產養殖不用換水,種菜不用施肥的魚菜共生模式,四條跑道占地25畝,年產可達10萬斤。魚苗品質優良,魚肉細膩,味道鮮美。
漁樂無窮慶豐收,年年有魚更有余。每年的年夜飯上,“年魚”因其美好的寓意成為家家戶戶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現已有大批居民提前預訂,平均每戶預定十斤左右,持續兩三天打的鮮魚基本已全部售光,肉嫩肥美的鮮魚,經過調制,將成為大楓及臨近社區居民年夜飯上的一道佳肴。
來源: 安徽網(汪任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