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春節】土灶燒粉絲 幸福久久
日期:2022-02-10 11:18:33 來源: 點擊: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惠子 通訊員 張箭 文/圖)如果“年”有滋味,首先應是舌尖上的味
道。距春節還有一個月的時候,在離家一千一百公里陜西銅川務工的夫婦余謀喜、楊積蘭就已經開始想念家鄉的味道了。“網上買不到我們虎山村的粉絲,就算有,不是老家的土灶,也燒不出那個味道。”余謀喜說,每年回老家過年,一定要多吃幾次土灶燒粉絲,簡單的食材里承載了最純正的家鄉年味兒。
每年春節,宜秀區五橫鄉虎山村家家戶戶都要親手制作粉絲,寓意長長久久,幸福美滿。家鄉的食材看似普通,但里面包含的多半是思鄉,是懷舊,更是留戀童年的味道。
1月20日,大寒,宜秀區五橫鄉虎山村比平日里熱鬧不少,家家戶戶門口常有年輕人和孩子進出。當地村民余謀喜、楊積蘭今年也提前帶著兒子兒媳和孫子回到老家準備過春節,平日里空蕩蕩的房屋變得溫暖起來。勤勞的楊積蘭一早就在廚房里忙碌,她要給一家人做最愛的土灶燒粉絲當早餐,粉絲是楊積蘭回老家后親手制作的。“剛回老家那陣子天氣好,用了30多斤山芋做粉絲,準備過春節期間吃的,現在已經吃掉不少了。”楊積蘭說,每年春節,虎山村當地人都會親自制作粉絲,是春節餐桌上的必備食材。
“我在陜西的時候,給當地人做飯,他們都夸我粉絲做的好吃,那是他們沒吃過老家的粉絲,純手工無添加才更好吃。”楊積蘭說,對于做粉絲,她早已駕輕就熟。將洗凈的薯塊磨成粉漿,加清水邊攬拌邊過濾,沉淀12小時后,將上層的漿水倒出,然后加入清水充分攬拌,細篩過濾二次,沉淀后除去清水,再裝入布袋滴干水分后,取出濕淀粉切成小塊晾曬。接下來芡糊、和面、蒸餅、出絲、晾曬,每一步都是當地人對于家鄉年味的復原。“看似簡單的東西,步驟多,耗時長,平日里鮮少有人親手做,過年回來了有時間才會做給家里人解解饞。”楊積蘭在土灶前樂呵呵的準備起火做飯了,灶臺那一頭余謀喜忙著添柴火。
熱鍋里倒上菜籽油,待油熱了再放一點豬油,這是楊積蘭的秘訣。“淀粉類的食物配合豬油才好吃,但純豬油過于膩,兩種油搭配才會好吃不膩。再將紅辣椒切成丁入油爆炒,粉絲后入,只搭配一點鹽和生抽,使勁翻炒。”楊積蘭說,時間短了入味不均勻,時間久了粉絲會硬,火候的把握只有掌勺的主婦心里清楚,當那一盤裹滿汁水,軟硬適中,咸鮮入味的粉絲出鍋,全家人的味蕾都得到了滿足。“過完年,我去陜西也要吃這個。”小孫子一邊吃一邊說,楊積蘭笑容滿面,余謀喜摸著孫子的頭笑道:“你陜西家里的廚房可做不出這個味道!”
上一篇:【網絡中國節·春節】當“冬雪白”遇上“志愿紅”——宜秀區白澤湖鄉白澤社區浴“雪”奮戰
下一篇:【網絡中國節·春節】從城市到鄉村年味集錦——他們的幸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