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本輪森林防火期以來,我市森林防火工作再添一“神器”——防火碼。該碼是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卡口二維碼為抓手構建的一套“人為火”管控體系,可實現管理全鏈條、火因可溯源、人員可查詢。
1月5日上午,市民潘明艷來到宜秀區大龍山鎮魯沖水庫,準備爬山鍛煉,被牛形山卡口值守人員攔住,讓其掃碼上山。記者在卡口值班室看到,門前的展板上粘貼著入口和出口的“防火碼”。潘明艷用微信掃了入口的“防火碼”,按提示填寫姓名、進山原因、車輛信息等信息,不到一分鐘就登記好了。
“掃碼很方便,不用像以前一樣手寫登記,而且掃完以后,進山注意事項一目了然,能得到很好的提醒。”潘明艷說。
據悉,宜秀區自2020年10月28日啟用“防火碼”系統建設,截至目前,該區“防火碼”卡口啟用率100%,掃碼進出人數2960余人次,車輛260輛。
“通過“防火碼”實名登記,能知道進出山是哪些人,他們上山是做什么的,也能定點到人,確定他們上下山的時間,給防火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宜秀區林業局防火辦工作人員王東說。
目前,我市在防火檢查站、重點卡口、國有林場及各類自然保護地出入口設置“防火碼”141個,掃碼量達到1萬余人次。在各卡口出入口設置使用防火二維碼,可有效管控進山入林人員,從源頭上嚴控野外火源。進山人員通過快速掃碼登記,可以主動學習防火知識,切實提升防火安全意識。該系統支持森林防火管理人員建立進山入林人員大數據,有效防控人為火源,科學開展火情原因分析及事后追責工作并提供緊急求救服務。(全媒體記者雷琳琳通訊員余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