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 抗洪搶險保家園
日期:2020-07-15 11:59:40 來源: 點擊:
連日來,安慶迎來多輪強降雨。長江水位持續上漲,內湖水位居高不下。宜秀區抗洪防汛工作點多面廣,主要有安廣江堤宜秀段、水庫、重點圩口、地質災害、城區排澇、機場水系、引江濟淮工程段等重點部位和區域的重點防汛任務。面臨外洪內澇的雙重壓力,宜秀區委區政府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嚴格按照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和緊急防汛期要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快速反應,落實舉措,科學決策,統籌推進,全面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援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確保安廣江堤宜秀段、水庫、重點圩口等安全度汛,宜秀區按照市指揮部指令,及時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和防汛搶險救災應急保障指揮體系,“一室四組”集中辦公,建立日會商、日研判、日調度機制,加強水、雨、工情實時監測預警,精準分析、及時調度、科學處置當前的險情災情。區防指、各分指、各有關部門防汛責任人坐鎮一線、一線調度,全力開展防汛搶險救災工作。利用降雨間歇,安排水利部門做好技術指導,及時搶修前兩輪強降雨暴露出的薄弱環節,加大度汛隱患排查力度。各級應急搶險力量24小時集結待命,隨時投入搶險救災;備齊備足防汛搶險物資,確保即調即用,根據防汛預案提前做好人員轉移避險并妥善安置。
戍守大堤保家園
初夏的安廣大堤原本波光瀲滟,燦若繁星。但突如其來的暴雨讓兩岸的美景早已淹沒在洶涌的洪水中。7月11日7時水位長江安慶站17.89米,超警戒1.19米,長江防汛進入Ⅱ級響應……白澤湖鄉按照區委區政府和區江堤防汛指揮部統一部署,于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奔赴安廣江堤防汛一線,圍繞“履職盡責擔使命,戍堤安瀾踐初心”這一主題,把支部建在大堤上,把黨旗插在長江防汛第一線。鄉江堤防汛指揮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成立江堤防汛臨時黨支部,下設9個村居分指,將防守堤段劃分為9個責任段,每個責任段由各村居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負責人,負責本責任段的防汛值守工作;同時要求全體黨員佩戴黨徽亮身份,執行紀律亮職責,模范操作亮標準,牢記宗旨亮承諾,以實際行動讓黨旗飄起來,讓黨徽亮起來,把黨員形象樹起來。
同心護江堤,共守一個家。7月10日,大橋街道應聲而動、“汛”勢而為,積極組織各黨組織和黨員投身防汛一線,迅速采取一枚黨徽亮身份、一個袖章明責任、一間板房強值守、一張掛圖明任務、一份職責記心中等五項舉措,確保江堤安全度汛。安廣江堤防汛大橋六個責任段全長6303米,16個村(社區)147人,24小時全天候在線。按要求每公里配足20人,3-5人一組,10人一班,每小時對責任段開展巡堤查險、除草清障,拉網式巡查,不漏疑點。每一個責任段做到樁界明確、樁號有人,同時街道安排一名聯絡員,做好承上啟下與協調工作。江堤分指早中晚不定期巡查,做好記錄工作,切實做到防汛工作目標不變、標準不降、力度不減、節奏不亂。
“我是黨員我帶頭,我的堤壩我負責”,不僅是一句承諾,更是一種精神品質的追尋,一種沸騰熱血的揮灑。火紅的夏日,147人的團隊,流淌的不僅是汗水,還有那顆紅心向黨鑄就堤魂的印跡。
踐行初心守圩堤
截至7月11日8時,菜子湖車富嶺16.36(+0.07),距保證水位0.14米,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汛情,宜秀區羅嶺鎮通過承諾踐諾活動,將黨旗樹起來、黨徽戴起來、身份亮出來、風采展現出來,把大堤當作合格黨員的考場,把責任堤段當作增長本領的教室,以實際行動為黨旗增輝、為黨徽添彩。
當天上午,躍進圩防汛指揮部臨時黨支部全體黨員在防汛大堤上握拳作出鏗鏘有力的承諾:帶頭遵守紀律,比作風;帶頭排查險情,比擔當;帶頭完成任務,比成效。
躍進圩堤防在羅嶺鎮境內有3140米,涉及到的耕地有5890畝,涉及到的養殖水面有6000多畝。防汛的壓力非常大。宜秀區羅嶺鎮常務副鎮長汪俊說,我們躍進圩防汛指揮部,根據上級二級響應的要求,各項防汛物資落實到位,同時有90多人的巡堤查險的隊伍,全部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
羅嶺鎮老黨員吳躍進感慨地說,我作為老黨員,參加躍進圩防汛,要聽從指揮部的命令,做好各項防汛工作,要起到模范作用,使我們的躍進圩安全度汛。
踐行初心使命,落實責任擔當,直面汛情考驗。7月12日下午1點40分左右,安徽菜子湖水系團結圩出現局部塌洞險情。下午2點,菜子湖水位16.61米、團結圩保證水位16.85米,情況危急。安慶市宜秀區楊橋鎮緊急調集200余人上堤除險。
安慶市宜秀區楊橋鎮鎮長曹長林介紹:“大團結圩涉及楊橋鎮2.59公里,不僅保護我們楊橋鎮近700畝圩田,還有引江濟淮的工程,以及樅陽縣城的安全。”
安慶市宜秀區應急救援大隊和楊橋鎮以及所涉及到的3個村的黨員干部、民兵村民,從7月12號下午開始連夜搶險處置險情。楊橋鎮機關工作人員陳鵬飛最先在巡堤時發現了這處險情:“加強巡堤力度,從高中低三線并行,今天我在這走的時候發現紅磚跟江堤泥土分開來了,裂縫很大,我一看有個洞。”
當時,陳鵬飛發現團結圩壩頂背水側有一道裂縫,大家挖開一看,竟出現了一個較深的跌窩。險情發生后,當地水利專家趕赴現場緊急會商處置措施。安慶市宜秀區水利局技術人員韓飛分析:“肉眼估計5個立方以上,跌窩的深度比較深,而且靠近背水側,靠近堤頂,所以我們做的方案是迎水側做前戧,進行翻土填埋夯實。” 經過5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險情在7月12號晚上7點左右基本得到控制。目前當地正在密切觀察重要險段點,繼續加強巡堤值守。
作為羅嶺鎮毗鄰的五橫鄉,雖然沒有萬畝圩口防汛的任務,但境內有14個小二型水庫,防汛壓力也非常大。汛期以來,這個鄉切實加強水庫巡查和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頻率,嚴密做好危險性評估及應對,確保不留隱患,確保安全度汛。
干群齊心克時艱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切實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決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把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置相結合,及時排查風險隱患,有力組織搶險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維護正常生活秩序,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7月5日夜,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雨,大龍山鎮領導班子連夜組織干部職工進村入戶排查安全隱患。在得知魯沖水庫已經出現溢洪時,及時研究決定開展人員轉移、疏散、安置工作,當晚對堤壩下21戶46名居民進行安全轉移和妥善安置。
7月10日凌晨,鎮防汛指揮部接到汛情緊急通知,區大圩水位上漲,懷寧段出現漫堤。為確保轄區企業和全鎮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區、鎮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組織相關部門和鎮、社區黨員干部對轄區6家企業,3家養殖戶,共430人進行緊急搶險轉移。

坐落在區大圩附近的安慶信德恒機械化屠宰場是安慶重點招商引資企業、重點民生工程項目。該企業總投資1個億,今年3月底剛剛投產運營。鎮防指立即通知該企業做好轉移工作,該企業負責人顧全大局,積極配合鎮防指迅速轉移員工及經營戶近100人到安全地帶,并關閉生產線,場區全面斷電。為幫助企業妥善安置未來得及宰殺的近300頭生豬,7月10日上午,鎮防指又積極向區農業農村局報告,經協調在大龍山鎮老屠宰場對企業存欄的近300頭生豬進行臨時宰殺,切實幫助企業減少了損失。
7月10日,受長江水位上漲影響,與其相通的宜秀區石門湖水位同步上漲,與大龍山鎮農場圩的水位落差高達6米,而且出現漫溢現象,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更危險的是,圩段下面還埋設有長達2千米的中石化輸油管道,堤壩一旦潰破,巨大的水壓將會沖毀管道。如果管道受損,不僅會大范圍污染長江下游水域,還會給國家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為確保石油管道安全,當天上午,大龍山鎮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及相關負責同志奔赴現場,緊急研判會商并請示區防指同意后,果斷采取了破堤泄洪的搶險措施。
“泄洪對我的1千多畝魚塘造成的損失太大了,不敢想象,實在舍不得。但是,這個輸油管道要是破了,損失將會更加嚴重,國家的利益更重要。”養殖大戶方世根深明大義地說道。
洪水無情人有義。泄洪對于圩內的農戶們來說意味著一年的心血將付諸東流,承包水塘養的魚、螃蟹和蓮藕是他們全家的主要經濟來源。但是和國家利益相比,大家紛紛主動舍棄個人利益。
汛情面前,在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的前提下,既要贏得群眾支持,更要做好生活保障。7月12日,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小龍山社區“水上超市”工作人員正在為因洪水圍困無法外出購物的村民輸送生活必需品,現場接過米油的脫貧戶龍大玉連聲道謝。
入梅以來,羅嶺鎮連降暴雨,菜子湖水位上漲,14個居民組交通中斷,2000余名居民等待救助。為滿足當地村民特別是貧困戶生活物資保障,小龍山社區及時運營水上超市,為受災群眾開辟了一條水上生命線。當地居民只需通過線上填寫需求表單,在線“下單”,經工作人員統計后,再由社區工作人員充當“外賣員”進行統一配送。
雨一直下,水位上漲,面對“外洪內澇”的雙重壓力,宜秀區黨員干部始終沖鋒在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區直部門、消防、公安干警、民兵等各方力量,投入抗洪戰爭,黨員先鋒隊、黨員搶險隊、黨員巡邏隊、志愿者們……筑起“紅色大堤”,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同心協力、保衛家園。(方華肖琪)
上一篇:宜秀區召開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現場會
下一篇:國家防總工作組來宜秀區檢查指導防汛抗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