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宜秀區:興菊花產業 助鄉村振興
日期:2020-02-28 15:44:04 來源: 點擊:
為把疫情耽擱的農時補回來,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正抓住當前春管春種的有力時機,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實現富民富村。
黃梅村是黃梅戲一代大師嚴鳳英的故鄉。近年來,這個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緊圍繞“一村一品”,著力打造特色產業,打菊花牌,唱黃梅調。
2月27日上午,記者在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千畝菊花基地看到,村民們肩背除草機,雙手扶把,只見高速旋轉的刀盤不停地將菊花老梗以及田間雜草一一割斷,以保護剛剛萌發的新苗、嫩芽。村民章雙四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他早到外地務工了,一年下來收入也只有1萬四五千塊錢。今年,他不想出遠門了,村里菊花基地的復工,他成了這里的割草工。老章說,在家門口務工,既能照顧到家,收入也不差。
據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村民章雙四介紹,今年正月開始已經在基地打工半個月了,也搞到1300多塊錢,估計一年大概能搞到2萬多塊錢。
村有支柱產業,戶有致富項目,人有一技之長。村民章美華2016年脫了貧,其女兒出嫁,家里只有她一個人,去年,她一個人在村里的扶持下栽了2畝菊花,空閑的時候還能在基地打工,一年收入6000多,日子越過越紅火。
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脫貧戶章美華說,我今年準備再種3畝田,收入能達到1萬多塊錢,日子就會更好過了。
同樣在基地忙碌的還有村里黃梅村菊花合作社理事長張平,他一邊查看苗情,一邊通過微信遠程視頻,向數百里之外的浙江菊花栽培技術專家請教眼前的菊花田管。
產業興,則鄉村興。去年,黃梅村積極探索“村集體+合作社”模式,試種菊花820多畝,當年實現銷售收入175萬元,帶動村民務工收入125萬元,集體經濟增收30萬。為切實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這個村計劃今年再增加種植面積200畝,預計增加收入10多萬元,解決當地農民特別是脫貧戶20多人就近就業。
黃梅村菊花合作社理事長張平介紹,今年我們適當提高產量,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是加強田間管理,把技術用足;另外就是提升產能附加值,打造鄉土化、特色化品牌。
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黨總支書記張國文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作為基層黨組織,首先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和基礎,所以,我們以千畝菊花作為龍頭,帶動經果和葡萄等產業,實現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百萬元以上,帶動農戶400余戶增收致富。(韓敏 方華宋欠)
上一篇:宜秀法院:多舉措落實疫情防控包保工作責任
下一篇:宜秀法院“四步工作法”助企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