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激活基層治理末梢神經 實現雙提升
日期:2020-02-19 14:53:35 來源: 點擊:
農村和社區特別是城鄉結合部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既有農村區域,又有城市社區,疫情防控壓力大。宜秀區按照“雙向發力,齊頭并進”的要求,注重激活基層末梢神經,發揮村民組長、網格長、聯防長、單元長在疫情防控和基層治理中作用,實現疫情防控能力和基層治理能力雙提升。
小舞臺,大作用
近日宜秀區五橫鄉出臺《關于充分發揮村民組長在鄉村治理中基礎性作用的激勵舉措》文件,從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待遇、生活上有禮遇三個方面對村民組長提出了八條激勵措施,明確權責,激勵村民組長擔當作為。
“以前協助村干部做好扶貧工作,出面幫忙調解鄰里糾紛,哪里的公益事業需要人手我都會第一時間去當好志愿者。像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卡點值守都需要人手,我們村民組長對挨家挨戶的情況都比較熟悉,這時候自然自覺發揮好黨員帶頭作用。”虎山村大塥組村民組長楊德忠笑盈盈地說著。
如何將各項防疫措施在基層落實落細?針對這個難題,宜秀區五橫鄉出臺八條舉措,充分發揮村民小組長大作用。推行網格化管理,將全鄉1.9萬人、5個村居、166個村民組全部劃分網格,每個村民組長負責一個自然村莊或村民組,一般每10- -50戶,設立1名聯防長。
五橫鄉黨委書記陳杰南介紹:“村民小組是鄉村治理網格化管理最見底的基本單元,村民組長與廣大村民朝夕相處,最貼近實際、最貼近群眾,是鄉村治理的末梢神經。如何更好發揮村民組長在防疫中‘引領、橋梁、宣傳、推動、調解、擔當’作用,落實“宜秀區農村疫情防控24條”,讓他們在 “急難險重”的任務中顯身手,真正在小舞臺上發揮大作用。”
針對城鎮社區,該區根據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指令,推行“網格化管理、小單元作戰”,形成了社區黨組織管理網格長、網格長管理單元長、單元長包保小單元及其居民戶的層級管理機制。網格長原則上由社區干部擔任,“單元長”一般由本樓棟里居民擔任,包保到戶。以樓棟為基本單位,一般每30 -50戶, 設立1名單元長。
疫情防控伊始,該區各級黨組織全面發動區直干部、村(社區)黨員、志愿者、 “兩代表一委員”、 退役軍人、業主委員會成員等各方面力量支持“單元長”工作,做好小區“微”治理,從嚴落實疫情防控。據白澤湖鄉月形社區黨支部書記方芳介紹,每個單元長按照“五個清倉見底”的要求全面摸排“五類人員”情況,督促居民掃碼填報健康信息;開展基本單元巡查,及時發現制止違反“八個不” 的行為;加強疫情防 控知識及有關要求的宣傳;及時上報、配合處理疫情防控期間矛盾糾紛以及其他相關工作。
截至目前,該區全區設立894個管理網格,設立610名網格長、1710名網格員,實行區、鄉、村、組(樓棟)四級包保,一級一張網。62個住宅小區設置2568個單元長; 677個村民組共有812個聯防長(村民組長)。不管是村民組長,還是社區樓棟長、單元長,他們在防疫和基層治理中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微治理”,聚合力
“戰時機制是否能科學運用到下一步的基層治理當中,怎么樣去完善,這是我們各級黨組織需要面對的問題。”宜秀區委組織部組織科負責同志說。
為疫情防控以及今后基層社會治理打下了堅實工作基礎,打通基層社區治理的最后一米,進一步完善基層社區治理體系。該區將在推行“社區黨組織領導、網格長管理、單元長負責、居民住戶參與”治理體系運行的基礎上,積極鼓勵村民組長、單元長參與基層治理,重點承擔掃黑除惡、信訪維穩、安全環保、文明創建以及需要全民參與的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相關任務。據五橫鄉黨委書記陳杰南介紹:“在加強村(社區)兩委班子、村民組長隊伍建設的同時,我們還全面整合‘老黨員、退休老干部、退休老教師和新鄉賢’在鄉村治理網格化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 ”
五橫鄉、羅嶺鎮是書畫之鄉和黃梅戲之鄉,外出經商能人多,其中不乏善拼善贏、成就卓絕的“大能人”,不乏熱心公益、樂善好施的“自家人”,更不乏關心家鄉、能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的“貼心人”。 疫情防控期間,該區各個鄉鎮黨委緊緊圍繞聚焦基層政權末梢組織的振興,積極搭建了在外工作、學習和創業人士交流平臺,千方百計把這些人變成服務鄉村發展的“智囊團”,構建黨建“同心圓”鄉村末梢治理機制,打造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圓心點”,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現疫情防控和基層治理雙提升,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方華錢凱)
上一篇:區委編辦三舉措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
下一篇:【直擊一線】白麟畈戰“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