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攻堅戰】宜秀經開區:全力以赴 突擊攻堅治污
日期:2019-08-12 09:26:56 來源: 點擊:
“兩河”整治期間,宜秀開發區建設局主要承建9個截污閘;8條市政道路的污水管網整治5.8公里;兩批15條市政道路的雨水管網疏通檢測78公里以及未覆蓋道路雨污水管網疏通15公里。從未接過么大的工程任務,宜秀區開發區建設局投入12人全程參與攻堅治理。
三大任務如期完成
時間緊任務重,該局根據工程需要,從立項,到招標、建設、驗收,人隨項目走,不分白天黑夜,24小時跟蹤服務。為了讓工程治理符合治污需要,該局根據市治污辦要求,拿出科學方案,精心設計,主要是增加管徑,5.8公里長的污水管管徑由先前的0.3、0.4、0.5米,增加至現在的0.5、0.6、1米;污水管道由先前的PVC波紋管,改換成現在的PE管;污水檢查井由模塊磚代替先前普通磚塊,井蓋更換成多功能密封五防井蓋,改建截污井將近400套。截止目前,由該局負責施工的8條市政道路5.8公里長的污水管網基本完成。從已通水的2條市政道路使用效果看,雨污不混流、不混接,管網暢通,有效承接了源頭污水,防止了跑冒滴漏。
為了讓城市雨水管網暢通無阻,防止雨污串混,該局未雨綢繆,提早行動、早治理。從今年2月份開始,該局先后啟動了15條市政道路的雨水管網檢查清淤和疏通,聘請第三方用機器人或CCTV設備檢查雨水井及管網,發現塌陷、淤塞嚴重情況,采取擴張、開挖等手段,修復破損的雨水管道,累計檢查雨水管道78公里,修復20余處管道破損堵塞,為攻堅月污水治理創造了良好的施工條件。
根據治污安排,從今年6月底開始,該局在谷橋河、大寨河和神靈譚湖共建設9座截污閘,目的是防止上游污水治理不徹底,截流緩沖混入的雨污水,阻止進入“兩河”,將污水提升導入至城市污水處理廠。目前已完工6座,剩余3座正在建設,計劃 8月底全部完工。
開辟綠色通道快速推進項目
2019年6月28日,市領導到宜秀經濟開發區調研污水治理,部署治污工作。根據治污需要,要求宜秀區在8月15日前完成大寨河箱涵閘及470米的污水管道鋪設。為此該局主動銜接市招標局等相關部門,盯設計,拽招標,及時上報大寨河箱涵閘設計方案,迅速啟動項目工程綠色通道,明確各方責任人,迅速落實項目施工圖、施工方案、施工單位。僅在任務部署的第二天(6月29日)該局就拿出了施工圖,30日上報市招標局,當即得到受理批復。7月1日組織招標,明確項目施工單位,通知中標單位安徽恒達公司立即進入現場勘察,7月2日進場施工。為確保項目施工,該局采取倒排工期、各方約束、掛圖作戰、分段實施等手段,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前后短短一個月,項目工程基本完成。按正常程序,該項目最低需要兩個半月完工,比預計工期提前了一個多月。從6月底啟動治污攻堅月以來,局工程技術人員經常加班到晚上八九點,有時甚至到凌晨兩點,高峰期16個項目同時施工,體現了該局工程技術人員頑強戰斗、敢打敢拼和高度的政治責任心。
靠前把關,確保工程治污質量
曹勇是宜秀開發區建設局副局長,治污攻堅月期間,由他全權把關技術問題。他督促各工地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總監、甲方代表到崗盡責,以工程質量為重點抓好項目施工。
為及時解決工程施工出現的問題,他每天早上7點半趕到工地,總結施工進展,布置施工任務,對關鍵工序、關鍵技術點實時跟蹤,科學增加施工班組和施工機械。污水管網改造和截污閘工程夜間施工多,地下開挖經常遇到給水、燃氣、供電等管道與污水管道埋設位置、高程上有沖突,曹勇經常深夜接到電話第一時間趕到施工現場,會同相關人員進行技術處理,確保技術有效銜接,進度質量不受影響。
7月26日,在對迎賓東路污水管網整治項目檢查時,曹勇發現該路段污水管網改造有10多塊窨井蓋沉降指標不達標,他立即責成施工單位重新翻工,更換材質好、符合質量要求的窨井蓋,僅此一項,施工單位就增加開支1.5萬元,有效保證了工程質量。治污攻堅月期間,他多次深夜從工程現場回家做好家務,休息不到三四個小時,清晨6點就出發到工地進行技術交底、督導工程質量、督查工程進度,帶領工程專班齊心協力,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一個崗位一面旗,輕傷不下火線
7月20日,為了及時檢查白澤路污水管網施工情況,該局員工丁紅梅來不及換衣服,穿著裙子急著往工地上趕,天氣炎熱,路上滿是雜草、飛蟲,她的腿部皮膚被劃破,導致渾身感染浮腫,同事、家人勸她住院,她硬是不去,在家趟著,弄點藥查敷一下,對付對付,休息不到兩天,又匆匆趕到了工地現場。正是由于忘我的工作,丁紅梅負責的來榜路污水管網改造項目按期圓滿完成。
局工程組的殷宗培,是迎賓東路、白澤、三義三條市政道路污水管網項目負責人,自治污攻堅月啟動以來,他沒有雙休日、節假日,經常加班到深夜,協調解決工程技術問題,最遲工作到凌晨兩點半。他負責的迎賓東路截污閘已于7月底完工,三條市政道路的污水管網改造也已全部完工。
7月8日,由于高溫天氣連續工作,體力消耗大,殷宗培騎車前往工地時,車輛被他人沖撞,自己車輛損壞,個人腿部擦傷,他忍著疼痛二話沒說,貼上創可貼,繼續到工地上檢查作業,是一位實實在在的拼命三郎。
在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戰場上,像曹勇、丁紅梅、殷宗培這樣的人和事還有很多,但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這群可愛的宜秀人把工作當成了一份事業,更將它當成了實現人生價值和獲得成就感的一種方式。
(撰稿人:鄭士東 審稿人:光吉翔)
上一篇:中央、省媒走進宜秀大龍山鎮采風
下一篇:婁雪松主持召開全區重點招商項目調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