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eig22"></strike>
  • <ul id="eig22"></ul>
  • <samp id="eig22"></samp>
    <strike id="eig22"></strike>

    首頁 > 新聞 > 宜秀要聞 > 正文

    [安慶日報] 宜秀區:聯企業 帶脫貧

    日期:2017-07-17 15:38:22   來源:   點擊:
    宜秀區:聯企業 帶脫貧
     

      在實施脫貧攻堅中,扶貧人員都有這樣的共識,要想幫助貧困群眾真脫貧,必須發展產業,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宜秀區羅嶺鎮羅嶺社區以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扶貧就業車間等為載體,采取“產業拉動、組織聯動、企業帶動”的方式,逐步形成了通過支持企業來幫扶貧困戶的扶貧模式,激發了貧困戶內生動力,加快了貧困群眾脫貧步伐。
     
      自掘優勢自探索
     
      7月14日上午,在羅嶺社區雙塘組特色水稻種植基地,20多個農民在田間栽插小紅稻秧,合作社負責人姚友在田埂上安排著開溝。
      今年,社區引進了一家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共1800畝田地被流轉種植小紅稻,其中合作社300畝,另有5個種植大戶1500畝。這一特色生態稻種植也成為社區脫貧的主導產業,采取“公司+大戶”的模式,發展訂單農業。
      “小紅稻口感好,營養價值大,每一百斤比普通稻子貴五六十元,農民和貧困戶在田里做事,一天120元,還提供一餐飯。”姚友說,“種子從這家公司購買,公司還提供技術幫扶,還包收購,合作社每年交給社區15000元基本服務費。”
      在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農村“三變”新形勢下,1100多戶居民以田地入股1800畝的小紅稻基地,每年以田地享受每畝400元分紅。
      羅嶺社居委書記余宏祥說,種業公司跟大戶、合作社都簽了收購協議,每畝產量按1000斤兜底算,多了就算種植戶的,不足的也按照1000斤計算,收購他們的稻子,每斤1.65元。
      按照協議,社區再按0.05元/斤收取大戶及合作社基本服務費共9萬元,按照四六分成,分別算作村集體收入及對入股農戶進行二次分紅,給農戶及貧困戶又增加了收益。
      在羅嶺生態園中藥材牡丹基地里,記者看到,基地種植著白術、芍藥、銀杏、牡丹等中草藥。
      2016年5月,羅嶺社區流轉了547畝土地,建立了該基地并發展中草藥種植,同時根據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考慮對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貧困戶,通過安置就業的方式進行幫扶脫貧,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目前,基地實現年產值約300萬元,已成為羅嶺社區的特色扶貧產業。
      今年48歲的姚觀組貧困戶雷龍霞,現在時常會到基地里打些零工。她的丈夫早年因病過世,大兒子吳俊剛剛研究生畢業,自己因患有嚴重頸椎病和類風濕,不能從事重體力活,生活過得捉襟見肘。
      “以前家里種點田,我身體不好,忙碌時風吹日曬不說,一旦遇上惡劣天氣,那一年就白忙活了,即使遇上好年景,每年核算下來,除了籽種、化肥、人工等費用,每畝地才收入100元。土地流轉之后,我就到基地打工,70元一個工,忙時一個月能有近千元收入。”雷龍霞說。
     
      破解瓶頸破難題
     
      今年以來,羅嶺社區運用“麻雀”戰術,對貧困戶實行一戶一策“私人定制”式精準幫扶,落實到戶發展養殖業。今年4月,社區共向49戶貧困戶免費發放2750只鵝苗,并核實到戶養雞、養豬、養羊戶等若干戶,給以養殖補助。
      魯萬組貧困戶吳新國因患有重度糖尿病放棄了外出打工,常年與患有精神障礙的弟弟相依為命。今年年初,他以7元一只的價格購買了300余只雞苗,但由于不懂養殖技術,雞苗無一成活,僅成本一項就損失了2000多元。這個不小的打擊沒讓吳新國失去脫貧的信心,4月份,在社區的鼓勵下,他又從社區免費領取了300只雞苗和100只鵝苗。
      “養鵝和養雞不一樣,鵝的抗病能力強,不容易發生疫病,社居委專門為我聯系了養殖專家,為我提供技術培訓,打消了我的顧慮。”吳新國說。現在,他還幫其他沒有經驗的貧困戶代養鵝苗,帶動他們一起脫貧致富。
      為提高貧困戶對健康扶貧政策的知曉率,該社區多渠道、面對面向貧困戶宣傳健康扶貧等政策,通過發放健康扶貧知識宣傳冊提高貧困戶政策知曉率,通過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每月入戶為貧困戶提供醫療服務。
      龍咀組的貧困戶龍道珍是“貧中之貧”的特殊群體。他患有食道癌,正在接受化療,妻子吳桂英患有重度類風濕,手指已嚴重變形,兒子患有痛風,三人幾乎無勞動能力,孫子還在讀小學四年級。目前的“351”“180”醫療扶貧政策已無法滿足他家的就診需求,社區考慮到他家的特殊性,除了社會兜底、小額貸款、轉移就業等幫扶措施,還重點解決“351”“180”不能保障的醫療兜底問題,消除了龍道珍一家“看病貴、看病難”的顧慮。
      社區還通過市場化運作,引導和扶持當地經濟效益好、示范性強的企業在該社區布局設點,幫助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今年5月,該社區引進了一家塑料加工企業,建立了一個精準扶貧就業車間,這是該社區在脫貧幫扶路上的一大創新。在就業車間,4名工人坐在焊接機前,對塑料袋進行高溫熱合,他們都是貧困戶。
      企業負責人嚴少飛說,車間做的都是大袋子,只能人工做,可以充分帶動貧困戶就業。他們按計件領工資,一條袋子3毛錢,一天可以做200-500條,收入還是可以的,一年最多可以賺4萬元。
      “相比農業種植,身體情況差一點的都可以在這里就業。”嚴少飛說。另外,這個就業車間有40戶貧困戶以小額貸款入股,年底分紅每戶可增加收益3000元。
      (記者/羅少坤   通訊員/嵇奕華  王龍)

    上一篇:姚翔到楊橋鎮鹿山村上黨課

    下一篇:[安慶日報頭版]“三大革命”讓宜秀區象山村換新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抽搐动态图| 黄色a级片电影| 宅男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欧美在线一级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线拍大陆久久尤物| 国产三级日产三级韩国三级韩级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2021国产果冻剧传媒不卡|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不卡免费| 一个色综合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看片黄a毛片|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下载|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男女无遮挡边做边吃视频免费| 午夜寂寞在线一级观看免费| 美女黄频视频大全免费的|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邻居少妇张开腿让我爽了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欲惑美妇老师泛滥春情在线播放 |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播放16页| 免费中文字幕在线国语| 第一福利在线视频| 免费看美女脱衣服|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美女隐私尿口视频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草莓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不卡在线视频|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 试看120秒做暖暖免费体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韩国一级毛片完整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