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九塘村“雙培雙帶”創新項目
日期:2016-12-04 10:18:40 來源: 點擊:
原因和背景
九塘村位于大橋開發區的東北部,全村共22個村民小組,2700余人,轄區面積約3平方米,耕地約2000畝,屬于傳統農業村。近年來,九塘村圍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在調研中發現不同程度的存在這樣一些問題:一是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基礎設施道路的修通,推動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卻破壞了九塘村原有的水利,修復異常困難,村民對種田的積極性大大下降,出現不同程度的拋荒。二是傳統的水稻種植曾為九塘村帶來穩定的農業收入,但自從2012年來,經村委干部在實踐調研中發現,傳統的水稻種植有其市場瓶頸。三是九塘村社會經濟發展存在不足。面對九塘村日益拉大的貧富差距和貧困戶精準脫貧的壓力,九塘村村委不得不另辟渠道。

(圖為新村部)
具體做法
1.抓黨建,加強思想建設。
2012年,九塘村兩委緊緊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總體思路,以開展“雙培雙帶”活動為契機,積極引導有致富能力的農村黨員和農民致富帶頭人學科技、找路子、建基地、搞幫扶、促增收,把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建設相結合,有效提升了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村經濟建設的水平和步伐。堅持“思想上引導、能力上培養、項目上幫扶”的思路,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帶動農民致富。
2.鼓足干勁,帶動群眾。
一是規劃好九塘村農業用地,對已經實施的基礎建設項目,進行全面的評估,以此為鑒,總結經驗。二是興修水利設施,建成水系網,保障農業發展,帶領村民開展精品葡萄園建設,當好經濟發展的領航員。三是推進村民教育,當好村民群眾的教導員,影響和帶動全村黨員群眾共同致富奔康。
3.精準扶貧,推動“雙培雙帶”創新項目。
一是精準扶貧顯成效。家住在九塘村新隔組的方宏球,一直是村里的貧困戶。村兩委了解情況后,幫助其分析了主要致貧的原因,為其制定出了脫貧計劃,開展大棚種植瓜蔞創新項目,組織村志愿者上門幫其組建大棚,又請來農業技術人員就其的瓜蔞大棚基地的建設發展情況和運作模式做出科學指導,幫助其認真總結,把技術經驗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實現經濟效益。二是大戶示范彰雙帶動。2013年村兩委鼓勵致富能手方章魚發展瓜蔞種植,提供先期的租地工作幫助,以及聯系農委技術人員在技術上給予支持。在不斷擴大規模的情況下,又在瓜蔞棚下養殖蛋雞。村黨支部派轄區內的獸醫金程跟蹤服務,給養殖的家禽從幼苗開始就注射疫苗,降低了農戶的養殖風險,給予了保障。

(圖為雙培雙帶基地)
1.“雙培雙帶”促民生、謀發展。九塘村黨支部將“推動科學發展、實現全面小康”作為實施“雙培雙帶”先鋒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組織全體黨員外出學習,召開村兩委、老村干、老黨員、部分群眾座談會。九塘村村委通過幫扶貧困戶,開展“雙培雙帶”以來,方宏球的大棚瓜蔞種植已有很好的經濟效益了,到2016年,方宏球家人均收入超過3100元,已正式脫貧了。
2.有效增加村民經濟收入,促進村民再就業。九塘村通過開展集體葡萄園建設,黨員周正全帶領村民種植單位價值高的精品葡萄,帶動了村民就業,提高了村民家庭收入;同時土地的流轉,也為村民帶來一定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家庭生活水平。通過幫扶方章魚發展瓜蔞種植,并幫他發展多種經營,不僅降低種植瓜蔞效益的風險,也增加了收入。同時在不斷擴大種植和養殖的規模,也帶動周圍的村民效仿,推動了九塘村社會經濟的發展。
上一篇:宜秀區文明創建迎國檢動員會召開
下一篇:張衛率隊督查楊橋鎮文明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