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區人大常委會不斷加強和改進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工作,堅持依法監督與創新工作有機結合,主動探索新常態下人大監督工作新形式,積極拓展深度廣度,不斷提高動力活力,切實彰顯監督實效。
堅持抓主抓重,向監督要深度。經濟工作監督不斷深化。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建議政府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適應發展新常態,引導支柱產業發展壯大,結合“五大宜秀”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努力形成立體發展格局。全力支持中小企業、重點項目建設、招商等事關全區經濟發展的大事要事。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和全區發展現狀,適時作出有關重大決議、決定。預算審查監督深入推進。舉辦專題培訓班,安排區直有關部門負責人解讀新《預算法》。對部門預算進行全面審查,對所屬二級單位較多、資金流量較大、民生工程任務較重的單位部門進行重點審查,并確定為年度部門決算重點審查單位。要求預算調整事項事前向人大報告,督促財政局按月向常委會報告財政收支進度。加強對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的監督。對“同級審”查出的問題,要求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整改。全口徑預算監督不斷深化。
堅持聚焦熱點,向監督要廣度。完成失地農民市民化課題調研。高度重視區委交辦的失地農民市民化調研工作,成立由常委會副主任任組長的課題組,深入鄉鎮(街道)、社區廣泛開展調研,邀請高校、市直部門的專家、領導召開研討會,綜合各方意見,提出“發展社區經濟、使失地農民收入市民化”等6條對策,形成最終調研報告,供黨委、政府決策參考。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要求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大財政投入,夯實文化活動陣地,挖掘文化內涵,打造宜秀文化品牌,助推“文化強區”建設,順利完成創建各項任務。把脈機關食堂管理。聽取《機關事務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情況報告,關注機關職工膳食等生活問題。督促政府有關部門引入競爭機制,創新經營模式,優化菜品搭配,改進考評方式。在人大的持續監督下,機關食堂膳食質量有較大改善。
堅持跟蹤整改,向監督要動力。把跟蹤監督作為整體監督工作的核心,著力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專題詢問“問”出執行力。針對群眾普遍關注、久拖未決的“安居難”問題, 2014年6月首次啟動專題詢問,政府現場表態力爭三年內還清還建房安置“舊賬”。常委會持續跟進意見的落實情況,年初將其列入監督重點,多次舉行專題座談,多次走訪調研,實行專項督辦。在人大的持續推動下,政府十分重視還建房建設安置工作,南山園二期等還建安置工作得到了有效推動,部分拆遷群眾順利搬進新家。評議“回頭看”“看”出成效。對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工作評議,通過“回頭看”督促評議意見的整改情況,有力促進了相關問題的解決。如區民政局針對評議中反映問題較多的低保工作,實行低保長期末端公示、“低保進出群眾評”,進一步規范操作程序。區農業局認真落實評議意見,培育壯大雙山湖漁業、龍泉生態等一批特色農業經營主體,特色農業產業化不斷向前發展。審議、議事意見書“寫”出權威。出臺《審議意見督辦辦法》。對政府相關工作報告,現場進行滿意度測評。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發出審議意見書或議事意見書,明確審議具體內容,規定整改時間節點。對整改不到位的采取二次限期整改、約談、重新審議等方式,以敢于碰硬較真的作風,有力推動了人大意見的落實,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堅持創新方式,向監督要活力。將監督觸角延伸到網絡領域,通過搭建政民網絡互動平臺,創造性推出網議、微訪談系列活動。網議“網”出問題,“議”出實效。2015年9月,首期主題為“關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網議活動吸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網民朋友現場出題,區交通局負責同志現場答題,互動過程現場直播。區交通局還通過邀請代表深入現場,共商解決問題的辦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微訪談拓寬代表活動新渠道。圍繞群眾關心、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先后訪談了多名市、區人大代表,廣泛聽取代表呼聲,代表履職積極性不斷增強。不少網友紛紛為這一全新的交流方式點贊。網絡監督已經成為該區人大監督“一府兩院”工作、切實發揮代表作用的又一重要平臺。(朱從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