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學生,4位老師的農村小學里,課余生活是怎樣安排的。豐收的季節,記者在白澤湖鄉芭茅小學里看到了師生共建開心農場的景象。
為培養學生勞動意識,提高社會實踐能力,芭茅小學專門在校園內開辟了勞動實踐基地——“開心農場”。“下了好多天的雨,我們的水果怎么樣了?”課余時間,芭茅小學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紛紛來到農場,觀察水果的長勢,商量著如何采取措施,幫助幼弱的小苗安全度過連續的陰雨天。“到農場勞動,是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自己動手播種、澆水、除草,學習使用農具、果蔬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技能。只要一有空,他們就到菜地里忙碌。同學們都說:“在我們的農場里,看到果子一天天長大,我們還寫了種植日記呢。”
“開心農場的建立,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課余生活,而且培養了孩子們熱愛勞動的習慣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受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村小校長王富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