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方式的轉變,我市近郊的鄉村游,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記者了解到,便捷的交通和得天獨厚的地理自然環境,為我市鄉村游的發展提供了不可復制的先天優勢。那么,我市鄉村游發展情況如何?發展又存在哪些“短板”?安慶晚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近郊鄉村游成投資者樂土
今年這個國慶節,施俊注定要比往常更忙,他位于宜秀區大龍山鎮的山莊首次大規模開門迎客,接待來自省內外的游客。山莊雖然只開發了一期,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游客們樂在其中。
就時間而言,施俊和家人應該算是投資農家樂的后來者。去年一家人通過土地流轉,總投資一千多萬,決定利用荒地投資開發一個與農業相關的旅游項目。
一年來,一家人與工人一同溝里爬、泥里滾,同吃同住,而山莊的模樣也一點點清晰起來。“確實吃了不少苦,但也有不少樂趣。”施俊說,從當年的一片荒山到如今的農莊,看著自己的想法一點點變為現實,那種心情是難以言表的。
據施俊介紹,山莊并非簡單的“農家樂”,囊括了傳統農業和生活的體驗區、垂釣區,還新建了兒童樂園區、花卉區。談及面臨的困境,他坦言,最大的壓力來自資金。據他介紹,農場建設起步晚,除了工程量大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資金不足。“資金投入一直無法保證,農場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新的改變。”雖然才開張不到半年,但是他卻有著十足的把握。在他看來,鄉村游作為現代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逐漸顯現了它的獨特優越性。此外,近半年來,慕名而來的游客也給了他信心。據了解,山莊最高峰接待游客三十多桌,一家人都忙不過來。
鄉村游漸成氣候
“看田園風光、采摘水果、吃農家飯,現在似乎已成了鄉村游打不破的定式。”不過施俊認為,近郊鄉村游還在起步階段,同質化現象突出,沒能適應現代社會游客的需求和變化。很多鄉村游把農業觀光和采摘放在首位,沒有相應的配套內容,如果僅僅是采摘觀光,稱不上真正的鄉村游,很難讓城里人持久提起興趣。
盡管山莊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但他卻并不滿足。不過在他看來,沒有特色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不久前,他們一家人已經謀劃實施土地認領、土雞認養活動,希望城里人更好更深入地體驗農家生活。下一步,他們將開發二期住宿活動,讓游客留下來。
當然,這僅僅只是我市鄉村游發展的其中一個例子,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市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和示范點。我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也可圈可點。截至10月底,全市擁有農業部發布的中國最美休閑鄉村1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1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3個;各類園區190個,其中預計年收入550萬元以上的園區近百個;休閑農莊114個,農家樂2180戶。年接待游客近五百多萬人,營業收入達30多億元。
鄉村游的破與進
不過安慶晚報記者在采訪時發現,不少鄉村游的投資和經營者表示,資金不足是制約鄉村游深度發展的一大障礙。由于投資周期長、短期回報少的特點,這也讓很多打算投資鄉村游的人望而卻步。
市旅游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坦言,資金投入是我市鄉村游發展的“短板”,發展資金投入不足,導致鄉村游的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接待服務能力跟不上。
在采訪中,安慶晚報記者還了解到,我市的鄉村游發展遇阻的原因,資金欠缺只是其一,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少鄉村游存在跟風現象,這也讓游客出現審美疲勞。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近幾年采摘游興起,不少農家樂開始蜂擁而上,由于鄉村游體驗僅停留在觀光采摘、餐飲等簡單的服務,形式過于單一,難以形成大氣候。
安慶晚報記者從我市旅游部門也了解到,目前我市鄉村游資源未能充分有效利用,雖然近年建設了一些農業生產基地及特色園區,發揮示范點火車頭的作用,但多數基地還是以生產為出發點建設,現代農業水平不高,而且也沒有配備必要的休閑配套設施。鄉村文化固有的文化品味未能充分體現,游客互動體驗活動不多,不能完全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求,發展后勁需要提升。
定位不準、缺少特色的問題存在已久,似乎已經成為諸多鄉村游普遍存在的問題,那么發展瓶頸該如何打破?
宜秀區旅游局副局長盧惠萍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鄉村游其實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觀光農業;第二階段是休閑農業;鄉村度假游是第三階段。”她說,目前,我市鄉村游大多處于第二個階段,而且現在游客對鄉村游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看一看的問題,而是要深入當地生活,住農家屋、吃農家飯、賞田園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這樣就需要鄉村游經營者在景區項目和經營理念上更進一步。以宜秀區為例,早在二十幾年前,就有部分農戶依附生態旅游區,率先利用自身優勢和外部有利條件開展農家樂項目。目前6個鄉鎮,省級農家樂經營者有23戶,零散經營者有100多戶,主要分布在楊橋余灣、余墩、五橫鄉楊亭村。
該負責人認為,只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才能闖出一片天地,讓城市的“后花園”靚起來。為了加大扶持力度,相關部門已經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扶持旅游農業發展,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的給予獎勵。(張箭 柯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