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一大早,市宜秀區羅嶺鎮,街道上一如往常的熱鬧,和平常有些不同的是,多了一群“民生工程宣傳員”向各家各戶、商販路人面對面宣傳民生工程政策。
這群“民生工程宣傳員”,來自于宜秀區人社局。他們一上午走街串巷,發放了民生政策宣傳單上萬份,解答醫療保險、養老、就業、培訓等方面問題3000余次。“我們平時忙著生意,對政策了解的少,怎么享受民生工程都搞不清楚。今天,他們把政策宣傳送到家里來,有些問題當面解答,我才算弄清楚了。”羅嶺鎮街上經營水產的楊小霞就表示,民生工程宣傳員的解答令她受益匪淺。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有些工作必須和老百姓面對面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在民生工程的宣傳上,我們在報紙、網絡、手機短信微信平臺等媒介宣傳的基礎上,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了一系列到鄉到村到戶宣傳,效果明顯。”宜秀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全面撒網”式的宣傳,今年以來,針對行動不便、高齡老人和特困家庭的參保對象,宜秀區醫保經辦機構會采取上門的方式,提供大病保險報銷服務和政策的“精準”宣傳。
了解民生工程,才能知道如何去享受民生工程。羅嶺鎮姥山社區居民老江(化名)就對此感觸頗深。
“我家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要是沒有民生工程政策,這個難關怎么過得去。”前不久,老江因病住院治療,共花去醫療費6萬多元。在走訪中,人社部門工作人員向他宣傳的相關政策,并詳細告訴他如何去辦理城鎮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最終,老江通過民生工程,報銷醫療費4.79萬元。
據了解,在進行清理重復參加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工作時,宜秀區人社部門對參保人員家中無子女、行動不便的老人,同樣采取主動送服務上門的方式,提供了優質高效的綠色通道。
今年,宜秀區人社局共落實四項民生工程,包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就業扶持工程;就業技能培訓。
不同的民生工程,相同的惠及民生。
“只有圍繞需求導向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才能更好地提高就業質量。” 據宜秀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止7月底,該區就業技能培訓中心和區定點培訓機構為安慶泰亞鞋業培訓新錄用員工104人、安慶市益圣商場培訓收銀員108人、安慶市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培訓育嬰員67名、安徽永安電子公司培訓無線電調試工100名、安慶群星家政服務公司培訓家政服務工40名。
就業扶持工程中的“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民生工程,同樣幫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大學生扎根基層,奉獻青春。
在白澤湖鄉的基層“特崗”上,就活躍著一批踏實肯干,熱血奉獻,勇敢擔當的大學生。今年汛期,白澤湖鄉黃花圩發生多處險情,基層“特崗”大學生們紛紛放棄節假日,主動加入抗災搶險隊伍。搬沙石、釘木樁、扛沙包,他們絲毫不埋怨不懈怠,在圩堤上揮灑著汗水,為百姓筑起了一道青春防洪墻。(何飛 方華 曹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