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秀水宜人處 濃墨重彩新藍圖——宜秀建區十周年系列報道之五文化旅游篇
日期:2015-10-04 16:06:14 來源: 點擊:
【編者按】十年宜秀情,共筑崛起夢。為熱烈慶祝宜秀建區十周年,全面回顧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弘揚宜秀精神,展示宜秀形象,激勵奮進動力,全力推進五大宜秀建設。特別推出宜秀區建區十周年系列報道,今天推出第五篇:靈山秀水宜人處 濃墨重彩新藍圖
靈山秀水宜人處 濃墨重彩新藍圖
——宜秀建區十周年系列報道之五文化旅游篇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是旅游發展的重要根基和保障;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傳承與保護的重要媒介和傳播陣地。十年來,宜秀堅持“以文促旅,以旅興文”,形成了文旅融合發展態勢,提升了區域的核心競爭力,有效促進土地增值、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無到有,破繭成蝶——體現地域文化,打造文旅精品項目
到過宜秀的人無不驚嘆,這個位于安慶市北部的區正如其名:秀美宜人!層巒疊嶂,遠山如黛;云遮霧繞,近水籠煙。既有通衢大道,又有小橋流水,靈山秀水間仿佛回蕩著一首首清幽靜美的古詩,讓人們置身其中,無比愜意,仿佛有一種世外桃源般的閑情雅致。
旅游產業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經濟”,它是不折不扣的 “朝陽產業”。2005年,宜秀旅游業僅限于靈山石樹等景點,還沒有形成產業鏈。十年間,宜秀旅游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巨石山生態文化旅游區的山頂服務區、自駕車露營地項目等子項目建設相繼展開;兩鄧故居紅色旅游景區、鄉村旅游聚集區提升改造工程等項目也已列入省市旅游項目資金支持范疇,鄉村旅游聚集區提升改造工程列入市旅游局今年的重點工作,楊橋鎮余灣村鄉村美食休閑一條街項目作為其中一項重點工程正在實施;房車自駕車露營地、楊亭林場精品農家樂項目全力推進,加快編制楊亭林場農家樂管理房改造方案和修建性詳規;將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和鮑沖湖休閑度假區推報為全國優選旅游項目;完成符合條件的“小龍山生態文化旅游綜合開發項目申請貼息獎補”等8個項目的安慶市服務業項目獎補資金申請報告工作;靈山石樹景區周邊增設1000米護欄,加強衛生和綠化整治,完成對靈山石樹景區一期改造提升工程建設。
宜秀,有著豐富的山水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遺存,十年來,區委區政府充分挖掘歷史文化積淀,積極探索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模式,積極打造文化旅游經濟強區。高點定位。先后邀請北京同和時代旅游規劃設計院等國內知名機構,對小龍山旅游風景區、鮑沖湖休閑度假區、宜秀區都市農業與休閑旅游發展等進行規劃設計,做到景點在開發理念上體現地域文化,在空間布局上展現宜秀特色風貌。精心建設。堅持“用一流的建設落實一流的規劃”,抓好重點旅游項目建設,不斷提升景區開發檔次、配套設施建設水平,把文化旅游項目做成精品。細化管理。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現代專業管理,杜絕“莊戶經驗”、粗放管理。著眼于培養本土人才,堅持專業性選拔、大密度培訓、經常性教育、市場化獎懲工作機制,建立數量充足、適應需要的專業管理人才隊伍。
做文章得有大手筆,旅游既是一篇大文章,我們就該高屋建瓴,好好地謀篇布局,這十年的快速發展和對未來的大視野規劃,使我們有信心認為:宜秀旅游這篇文章一定會精彩紛呈!
從有到優,厚積薄發——發揮文化優勢,增強文旅品牌效應
10年間,宜秀充分發揮文化優勢,從有到優,厚積薄發。全區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居)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農體健身工程覆蓋率均達100%。羅嶺黃梅、大龍山燎原和五橫虎山3個省、市級農民文化樂園已建成開園。建成4個鄉鎮級健身廣場、12個晨晚練點、1個社區體育俱樂部、4個省、縣級全民健身苑,有效夯實了群眾體育硬件基礎。重點包裝打造鄧石如書法印魂、嚴鳳英黃梅聲韻、鄧稼先愛國之情等文化旅游精品,充分挖掘農民書畫、龍舟民俗等特色資源,著力推進兩鄧文化產業園、嚴鳳英黃梅戲主題文化園等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成功舉辦中國宜秀首秀民俗文化旅游節,體現宜秀品牌。
區圖書館作為市圖書館的一級分館已經建成,并與市圖書館進行了技術聯網,實現了數字圖書資源共享,通借通還。不僅專門為殘疾人、老年人及少年兒童設立了活動區域,還成功開設了“宜秀大講堂”,相繼開展了第五次全國“肢殘人活動日”、“殘障閱覽區體驗日”、“安慶市非遺圖片及書畫作品展覽”、“寶貝智多星知識競賽”、“送書進工地”“迎中秋,燈謎展猜會”等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圖書館作用。
羅嶺鎮黃梅村投入150萬元重新修繕嚴鳳英故居。故居外側圍墻建制以黃梅戲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墻,正廳展放嚴鳳英生前的劇照,安裝3D電視、投影儀等現代媒體設備,讓游客可以駐足聆聽細膩傳神的歌喉,止步觀賞栩栩如生的表演。同時,黃梅村創立嚴鳳英黃梅戲藝術輔導站,開辦黃梅小學戲曲培訓班,以“一段村史、一句村訓、一條長廊、一塊廣場、一方舞臺、一支隊伍、一批作品、一群好人”著力打造黃梅村文化品牌,努力構建文化載體,突出文化惠民,注重傳承歷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打造文化名村。
旅游事業起步之后,下一個目標是創優。創優至少有兩重含義,一是亮出或是發掘出自身的優越處,二是為服務對象提供優質服務。象兩鄧和嚴鳳英這樣譽滿海內的名人,就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到此地的游人更好地領略一代巨匠鄧石如家鄉書畫翰香,聆聽一代大師嚴鳳英故里的黃梅音韻創造寓教于樂、心曠神怡的環境,則是我們旅游事業做大做強的著力點。
從優到精,絢麗多姿——統籌城鄉發展,完善文旅產業體系
十年來,宜秀區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過程中,從優到精,以文化為靈魂,以旅游顯個性,以文化建品牌,以旅游拓市場,高起點謀劃文化旅游產業體系,精彩紛呈。十年宜秀,著力打造堅實的文化基礎設施,各鄉鎮積極打造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化建設,送戲下鄉、農民文化樂園等多種形式的文娛活動走入村民的生活;十年宜秀,在規劃建設中積極打造城鄉一體空間,在旅游空間上實施三級聯創,把旅游強區、旅游強鄉鎮、旅游特色村三級行政性旅游經濟模式整合在一起,構建區鄉一體旅游格局;十年宜秀,通過旅游帶動農民就地就業、農業就地轉型、農村就地致富,旅游休閑產業實現城市消費直接下鄉,促進城鄉經濟文化交流。十年間新增三星級以上旅游飯店25家,大大提升了旅游景區和農家樂消費收入。
2014年9月19日,市委、市政府提出充分發揮宜秀資源和區位優勢,市區聯動,共同打造“宜游宜秀”的發展戰略,并將發展宜秀區都市農業和休閑旅游業提升為市級重點工程。“宜游宜秀”建設深入挖掘各地的文化內涵,提升旅游品位和吸引力,將文化與旅游結合起來,深度開發旅游產品,體現獨特的品質特色,做到“一鄉一貌、一鄉一品、一鄉一魂”。如五橫鄉以花海、茶韻、禪道為重點,加快花溪茶谷、觀音文化園、“兩鄧”文化產業園建設;羅嶺鎮以戲曲、人文、靈水為重點,強化文旅融合,打造采摘基地、黃梅圣地、中國濕地;楊橋鎮以美食、休閑為重點,擦亮休閑旅游老牌子,挖掘生態旅游新項目,著力打造環石塘湖全省一流健康美食走廊;大龍山鎮依靠山水人文資源,大力發展修學游、佛教游、山水游和紅色游。
有道是: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 “一鄉一貌、一鄉一品、一鄉一魂”,才會使游人目不暇接,心往神馳。旅游景點,游樂項目,“名門閨秀”固然使人駐足流連,“小家碧玉”也能讓人顧盼生情,就是說,什么樣的文章都能做好做活。宜秀旅游這軸長卷剛剛展開,越往后,越發絢麗多姿。(劉琳)
上一篇:【調轉促】宜秀區:實施七大工程 推進“五大宜秀”建設
下一篇:楊橋鎮:堅守崗位 用實際行動向國慶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