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鳳水鋪畫卷 怡人宜秀展新顏 ——宜秀建區十周年系列報道之一綜述篇
日期:2015-09-30 18:22:29 來源: 點擊:
【編者按】十年宜秀情,共筑崛起夢。為熱烈慶祝宜秀建區十周年,全面回顧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弘揚宜秀精神,展示宜秀形象,激勵奮進動力,全力推進五大宜秀建設。特別推出宜秀區建區十周年系列報道,今天推出第一篇:龍山鳳水鋪畫卷 怡人宜秀展新顏。
龍山鳳水鋪畫卷 怡人宜秀展新顏
——宜秀建區十周年系列報道之一綜述篇
十年宜秀情,共筑崛起夢。從大橋開發區到北部新城,高樓林立,商賈如云;從兩鄧故里到菜籽湖畔,翰墨飄香,黃梅悠揚;從龍山之巔到大楓樹旁,山川秀美,新村如畫。
十年精心規劃,十年努力進取,宜秀兒女用智慧和汗水在龍山鳳水間描繪出一副波瀾壯闊的絢麗畫卷。
勇往直前闖出改革發展新天地
2005年5月28日,喻意“宜城獨秀”的宜秀區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成立。區劃調整之初,面對經濟總量小、工業基礎薄的壓力,宜秀人迎難而上,奮勇前行,堅持“工業立區”戰略,狠抓項目建設,以大項目促發展,不斷擴張經濟總量,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區委、區政府自2007年起連續四年圍繞項目建設開展攻堅提升活動,2009年、2010年先后成立了上海宜秀經濟文化促進會和北京宜秀經濟文化促進會,進一步密切與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區的聯系,加強與央企的合作。堅持政策扶持和環境建設并舉,積極幫助落地項目出謀劃策,幫助解決企業發展建設中出現的資金、用工等難題,不斷積聚發展后勁。2009年,黃梅戲藝術節宜秀區經貿洽談會成功舉辦,引進區外資金50.86億元。2012年,宜秀區榮獲安慶市發展工業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兩個一等獎。
奮斗歷經坎坷,發展曲折艱難。2008年元月,冰雪極端天氣來襲。全區干群齊心協力破冰鏟雪,保障主要干道通暢,保護人民財產安全。2010年7月,安慶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雨。全區上下迅速行動,轉移受災群眾,奪得抗洪搶險的勝利。2011年元月,楊橋發生地震。全區眾志成城,抗震救災,重建家園。2013年12月,一場森林大火吹響森林防火和綠色宜秀建設的號角,嚴防死守,疏堵結合,人防技防并舉,攻堅戰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張張催人奮進的畫面,一幅幅感人至深的鏡頭,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事跡,詮釋了 “敢為人先、堅韌務實、開放和諧”的宜秀精神。
十年來,宜秀區綜合實力節節攀升--2014年底,全區地區生產總值、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由建區時的13.8億元、0.66億元、10.1億元增長到48.4億元、8.8億元、77.4億元,分別增長3.5倍、13.3倍和7.7倍;財政收入由全市末位上升到全市第二方陣,發展綜合評價位居宜城板塊第一。2014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5327元,是建區時的4.85倍。綠色宜秀強力推進,美好鄉村示范引領,“國家級生態鄉鎮”、“全國重點鎮”、“安徽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等特色名片紛至沓來。省級生態區成功創建,宜秀正在成為宜城崛起的排頭兵。
求真務實拼出科學發展新境界
翻開10年的歷史畫卷,解放思想一直是發展的主線。十年來,宜秀人民不斷沖破思想樊籬,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著堅實有力的步伐。 2012年12月20日,區委書記李順琪在區委二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提出,大力實施好“一三四五”系統工程,即確保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這一個目標,實施園區發展、美好鄉村建設和社會化養老先行先試三大戰略,攥緊好征地拆遷、項目建設、民生工程、和諧宜秀建設四大抓手,提升引領發展、干事創業、工作執行、服務發展、抵御風險五項能力,為宜秀即期突破和長遠發展筑牢根基。
思路決定出路。2013年4月10日到13日,區委書記李順琪、區長婁雪松率區黨政代表團赴包河、寧國、廣德、當涂等縣市區考察學習項目建設、征地拆遷、社區網格化管理、生態旅游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后,區委區政府開始實施區域化征遷,拉開發展框架,推動產城一體建設,加速城鎮化建設進程。
2014年2月,全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突出作風建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切身利益問題,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提效升標,為宜秀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今年,區委區政府提出建設“五大宜秀”,堅持轉型發展,大力建設實力宜秀;堅持統籌發展,強力推進宜游宜秀;堅持生態發展,傾力提升綠色宜秀;堅持創新發展,全力打造活力宜秀;堅持和諧發展,努力構建幸福宜秀。五大宜秀既是目標,也是行動,不管前進路上有何困難艱險,我們都將一往無前!
久久為功描繪統籌發展新藍圖
善弈者謀勢,謀勢而大成。十年來,宜秀善于謀“勢”、勤于謀“子”,精心打造大橋開發區、北部新城區和龍山鳳水文化旅游產業園,帶動輻射六個鄉鎮街道發展, 努力構建“三帶六、六促三”的發展格局。
大橋開發區大力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戰略,共引進境內外企業119家,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2個。2009年,大橋開發區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安慶)食品工業城稱號。這是中部地區首家,安徽省唯一的一家食品工業城。2010年,大橋開發區被授予中國(安慶)農機城,成為皖西南最大的農機物流中心。落戶大橋開發區的旺旺集團連續追加投資,建設一期到五期,成為該集團在大陸地區最大的生產基地。
2005年12月,擔負著安慶城市北任務的北部新城破土動工建。從無到有,已建成城市主框架路網30公里,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濱河公園景色優美,居民小區干凈整潔,高樓別墅成群簇擁。
龍山鳳水文化旅游產業園框架已經拉開,文旅融合發展,宜游宜秀建設如火如荼,旅游精品線路及時推出,近郊休閑游方興未艾。
與此同時,大龍山鎮主動服務新城,建設全省強鎮;大橋街道堅持融入發展,服務園區建設,打造全市第一街道;五橫鄉守住生態線,創建中國最美鄉村;羅嶺鎮挖掘文化內涵,興建城市花園;白澤湖鄉服務大宜城,勇當排頭兵;楊橋鎮做活特色文章,做實國家級重點鎮。
發展惠及民生。民生工程每年投入數億元,全區五保集中供養率連續7年全省領先,社會保障和城鄉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教育督導考核連獲省級優秀;新農合實現全覆蓋,“先看病、后付費”診療模式全省首創。廣大群眾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佳居、勞有豐得,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十年彈指,鑄就璀璨宜秀;而今邁步,展開遠大宏圖!宜秀人必將奮發圖強,在新的起點上再接再厲,續寫新的輝煌。(陳秀根)
上一篇:區委政法委迅速傳達貫徹全區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動員會精神
下一篇:宜秀區召開“安慶名牌”企業表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