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eig22"></strike>
  • <ul id="eig22"></ul>
  • <samp id="eig22"></samp>
    <strike id="eig22"></strike>

    首頁 > 新聞 > 宜秀要聞 > 正文

    2014年十大看點之十:統籌新局面 城鄉共展翼

    日期:2015-03-17 13:41:49   來源:   點擊:
         2014年,我區以統籌城鄉黨建為總體思路,以夯實宜秀跨越發展的牢固根基和堅強保障為目標,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創新年為抓手,細化工作思路,選準突破重點,著力提升基層組織執行力和服務群眾能力,全區基層組織建設水平穩步提升。

        回眸2014:
        這一年是宜秀精神首開先河的一年
        這一年是區委區政府在“一三四五”系統工程指引下,帶領全區干部群眾,上下齊心、同頻共振,踐行群眾路線,弘揚宜秀精神,邁開建設“綠色宜秀、智慧宜秀、唱響宜秀、宜游宜秀”鏗鏘步伐的一年
        這一年是服務大宜城建設、圓夢十三運,在征地拆遷、推進市屬重點工程中克堅攻難、創建樣板工程的一年
       這一年是宜秀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民心和諧,各項工作取得突飛猛進的一年……
       這一項項數據、一件件實事的背后,無不凝聚著區委區政府在基層組織建設征程上,敢為人先、堅韌務實和開放和諧,無不彰顯著全區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凝聚力和先進性。

    “活力工程”強隊伍
        基層黨組織強,一強百強;基層干部隊伍好,一好百好。2014年,區委區政府按照“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打造了一支“靠得住、思路清、敢擔當、能戰斗、善團結、守紀律”基層干部隊伍,選優配強村鄉兩級領導班子,有意識地給任務、壓擔子,實行跟蹤管理;結合村“兩委”換屆,打破原有的“本村選人”模式,“進退留轉”調配村干部,探索“跨村交流”、“跨崗交流”、“鄉編村崗”、“公開選聘”等多種選任模式,著力解決農村干部長期不動、工作打不開局面、“后進”整頓乏力等諸多問題,實現村級干部隊伍的健康有序流動。在2014年兩委換屆工作中,首次試點“一票制”直選在黃梅村獲得成功;月形、蘇崗社區兩名女書記成功當選,在宜秀屬首次。  
        在2014年換屆前,共計83名村干部實現異地任職,覆蓋6個鄉鎮(街道)80%的村(社區),交流干部在換屆選舉中均高票當選,通過換屆,村級“兩委”班子成員的文化程度、年齡結構、性別比例普遍優化,基本形成了以40歲左右為主體的老中青梯狀合理化搭配,村“兩委”成員中高中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比例分別比上屆提高16.8和13.1個百分點;黨組織書記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比例比上屆提高11.1個百分點;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分別比上屆降低2.8歲和2.1歲;女性正職和副職16人,其中女書記2人,女主任3人;女性村“兩委”成員81人,比上屆提高3%。
    “先行先試”創品牌
        只有積極構建城鄉一體化黨建工作體系,才能不斷激發基層組織活力。在創建城鄉共促共建黨建機制的過程中,區委始終樹立“以城帶鄉、城鄉互促共進”的大黨建工作理念,推廣“小區域大黨建”,變“單位黨建”為“區域黨建”,變“條塊分割”為“流動共享”,統籌城鄉黨建要素,強化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黨建資源效應;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健全黨內組織生活機制和黨員能進能出機制,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健全農村黨員黨性定期分析、民主評議等制度,不斷提高“四議兩公開”質量。
        2014年,全區各村的居民理事會共為美好鄉村建設協調解決問題462個,建言獻策280多條,爭取項目資金500余萬元。黃梅村“小小理事會帶動大發展”的成功做法在人民日報頭版刊登,并受到省委書記張寶順肯定,作為美好鄉村建設的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
        在2014年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區委繼續推行區級領導聯系點制度,探索新型社區管理模式,創新社區社會化管理模式,廣泛開展“四萬家走訪行動”,機關干部在走訪基層中轉變作風,基層組織在對口幫扶中改變面貌。一年來,區級領導干部帶頭到村(社區)開展走訪慰問活動1200余次,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500余件。通過“區直單位+村(社區)”結對共建、對口幫扶的方式,全區上下形成了資源互享、工作互助、黨員互幫的可喜局面。
    “區域定位”促發展
        基層組織活力有了,發展出路在哪里。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始終把發展集體經濟作為強基工程緊抓不放,注重區域統籌、注重典型培樹、注重反哺農民,并在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后,及時把集體資金用在惠民項目上,以“反哺”提升農民參與發展的“聚合效應”,放大集體經濟對發展的“拉動效應”,形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循環效應”。
        注重區域統籌。圍繞全局性產業定位,做好區域性發展的“頂層設計”工作,探索推廣資源盤活、股份合作、經合服務等多類型的發展模式。區財政每年列入一定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預算,重點扶持集體經濟薄弱村。注重典型培樹。圍繞不同的集體經濟發展類型,培樹各具特色的村(社區)發展典型,充分發揮示范調動作用。大橋街道借助大橋開發區土地整合,積極爭取村級發展空間,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大龍山鎮依托大學城的區位優勢,積極發展“服務經濟”;白澤湖依托大宜城建設,形成項目帶動、城需產業雙支撐;楊橋、五橫、羅嶺三個鄉鎮瞄準“城市花園”定位,大作“山水文章”,變“薄弱點”為“撬動點”,不斷盤活“山水經濟”。尤其是芭茅巷社區的經濟發展,被市委總結為“芭茅巷模式”,在全市推廣,實現社會固定資產總額7個億,年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00萬。注重反哺農民。“股改”是繼家庭承包責任制、鄉村集體企業改革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大橋街道芭茅巷社區、大龍山鎮中心社區資產變股權,農民當股民,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社區型股份合作制。
        統籌新局面,城鄉共展翼。一年來,宜秀借著大宜城建設的東風,城鄉統籌科學發展漸入佳境,“大膽試”、“勇敢闖”,用思想和理念的“大解放”,體制和機制的“大釋放”,迎來城鄉統籌發展的“大飛躍”。
    (胡 丹 李 群  方 華)

    上一篇:2014年十大看點之九:聚力依法治軍 全面推進武裝工作科學發展

    下一篇:宜秀區開展查處違法經營煙花爆竹行為專項行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66页|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一线| 最近免费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男朋友想吻我腿中间的部位|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小说专区图片专区| 中文字幕第六页| 日本高清黄色片|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四虎a456tncom| 2021国产精品露脸在线| 我的娇妻acome|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添|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巨大欧美黑人xxxxbbbb|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日韩免费视频网站| 五月天国产视频|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美女一级一级毛片| 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黑人一个接一个上来糟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漫画囗工番库本全彩|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美女视频内衣脱空一净二净| 国产精品第13页|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忘忧草www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