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調結構、轉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新常態下實現新發展的關鍵舉措。在省委省政府印發的《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行動計劃》中,實施十大重點工程被作為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主要抓手,也是我省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產業發展重點工作。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工程將以加快建設第一批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為突破口。 5年后,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工業總產值突破1.5萬億元,其中10個左右基地產值突破千億元,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蚌埠硅基新材料產業園的中國玻璃新材料科技產業園內,超薄玻璃生產技術再次打破國際壟斷;在蕪湖國家機器人產業試點園區,賽寶檢測中心、行健機器人等6個重大項目上月集體開工……為進一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形成更多的新增長點,7月份,我省在合肥、蕪湖等10個城市推出第一批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新格局。
記者了解到,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工程將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好、產業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高端船舶、航空航天裝備、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等新興產業。
首批14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將獲得政府“真金白銀”的支持。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今年起,我省每年將安排至少20億元的產業專項資金扶持基地建設發展。未來5年,規劃建設重大項目544個、總投資約4000億元。與此同時,我省還將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推進后續批次基地建設,鼓勵相關市縣和園區發揮區域優勢,突出產業特色,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通過專項資金引導、擴大基金投入、強化要素保障、創新體制機制等政策措施,引導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加速集聚,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格局。
按照計劃,到2020年,我省打造20個左右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工業總產值突破1.5萬億元,其中10個左右基地產值突破千億元,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