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烏克蘭政府軍與東部民間武裝在烏東部交火,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圖為8月17日,烏克蘭東部的幾名兒童站在因炮擊受損的門前。人民視覺
近日,烏克蘭東部局勢再度升級,沖突雙方相互指責對方破壞;。在這一敏感時期,北約發起代號為“迅速反應15”的冷戰后在歐洲的最大空降演習,歐洲媒體分析這是對烏東部緊張局勢的回應。評論認為,如果烏克蘭危機導致大規模武裝沖突的爆發,將會使歐洲眼下面臨的其他任何問題都變得“無足輕重”。
沖突加劇——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8月17日,烏克蘭國防部稱夜間馬里烏波爾和戈爾洛夫卡地區又發生沖突,造成10多名士兵和平民死亡。烏克蘭政府軍和東部民間武裝互相指責對方準備再度發動攻擊,基輔方面說,“分離主義武裝”可能“積極轉入反攻”,美國也為烏政府軍行動辯護,稱其是“自衛行動”。與此同時,烏東部民間武裝反駁稱,美方指責的目的是轉移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準備發動武裝侵略的注意力。俄羅斯稱,“連日來的事態發展很像是新一輪作戰行動正在醞釀”。
烏克蘭政府軍自去年4月以來持續和親俄武裝發生沖突,直至今年2月,俄羅斯、烏克蘭、德國和法國四國領導人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就長期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綜合性措施及烏東部地區停火問題達成協議。此后,烏東部大部分地區的武裝沖突基本停止,但零星沖突一直不斷,沖突雙方都指責對方破壞;饏f議。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17日在柏林與德國和法國領導人會面,就如何應對烏克蘭東部惡化的形勢展開商討。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在會后向媒體表示:“烏克蘭東部形勢令人擔憂,軍事沖突必須停止。”此前,歐盟委員會外交政策新聞發言人凱瑟琳娜·芮伊表示:“我們強烈譴責烏克蘭東部的暴力沖突升溫,同時呼吁各方盡快停火,遵守;饏f議。”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7月29日發布的報告稱,烏克蘭發生武裝沖突的15個月來,已有近7000人死亡,超過1.7萬人受傷。聯合國烏克蘭人權監察小組和世衛組織認為,因為缺失部分地區和時間段信息,實際傷亡人數將更多。正在向鄰國申請避難的居民也將近百萬。歐安組織觀察小組的工作也變得愈發艱難,從7月以來,觀察員受到的攻擊越來越多。
針對性強——北約舉行空降演習
北約近日宣布,一項代號為“迅速反應15”的大規模空降演習于8月15日起在德國、意大利、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等國展開,預計將有來自11個北約成員國的近5000名士兵參與這項為期4周的“多國聯合空降行動”,北約稱該項演習將是冷戰結束以來歐洲大陸進行的最大規?战笛萘。
根據美軍發布的一項聲明,演習的高潮部分將是8月26日北約軍機將3000多名傘兵和設備空投到位于德國霍恩費爾斯的訓練基地,同日,北約還將在保加利亞進行相同的空降演習。緊接著該項演習之后,北約還將在愛奧尼亞海舉行大型海軍反潛演習。
此外,據早前對外公布的消息稱,北約將于9月28日至11月6日在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地中海和大西洋舉行代號為“2015三叉戟接點”的10年來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盡管北約稱該軍演重點目標是為了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然而北約邀請俄羅斯作為觀察員國觀摩軍演,被媒體普遍解讀認為北約想一石二鳥,向俄羅斯和“伊斯蘭國”這“兩大歐洲威脅”展示軍力。
對于北約的空降演習,俄國家杜馬副主席列維切夫表示,“雖有侵略性,但是已不新鮮。”杜馬外事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則在社交網站上諷刺道,“北約國家又在證明自己愛和平了。”俄地緣政治問題研究所所長伊瓦紹夫表示,挑釁是北約對俄羅斯的一貫風格,在俄羅斯邊境舉行的一系列軍演可能都是為了激怒俄羅斯,讓局勢更復雜。
盡管北約在此次聲明中并未提及烏克蘭危機,但歐洲輿論普遍認為,該演習的主要目的是回應近日再次升溫的烏克蘭東部局勢。
分歧嚴重——相關大國各執一詞
烏克蘭東部對峙持續升溫,也折射出相關大國間存在嚴重分歧。
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局勢趨于緊張的責任在于烏克蘭政府,批評其一直不與東部直接對話,不采納東部民間武裝提出的撤出口徑100毫米以下所有武器裝備的建議,反而集結兵力,加強部署。與此同時,俄羅斯堅決否認參與烏克蘭沖突,最近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法院剛剛通過了禁止激進分子私募志愿兵前往烏克蘭的法令。但波羅申科在6月就警告烏克蘭軍隊要警惕俄羅斯入侵,稱普京的野心是拿下整個歐洲。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9日報道,烏克蘭已經在俄烏邊境挖了180千米的反坦克溝。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日前表態稱,俄羅斯政府及頓巴斯分裂分子應為地區局勢負責。
俄新社18日評論稱,美國不斷在頓巴斯地區問題上“添亂”。俄外交部發言人也表示,美國對烏克蘭民間武裝激化局勢的指責沒有依據,俄方對美事實上支持烏政府軍炮擊民間武裝陣地感到驚訝。
據悉,本月20日,“諾曼底模式”四國專家小組將在柏林會面。此前,德、法、烏三國領導人已就烏克蘭局勢多次展開討論。對于繞開俄羅斯的三方會談能否有效化解危機,俄羅斯獨聯體國家研究所副所長扎里欣認為,這一決定雖然可能給烏政府施加一定影響,但是將對新明斯克協議和已有調解模式造成破壞。另外,扎里欣認為,拋開東部民間武裝去談解決烏克蘭危機恐怕效果不佳,烏、法、德三方也很難達成有突破性的共識。
歐洲媒體《金融時報》18日的社論指出,近期烏克蘭東部反政府武裝發起的新一輪攻擊是旨在8月24日烏克蘭獨立日到來之前對烏克蘭政府造成新一輪打擊。評論呼吁,歐洲領導人絕不能因為眼前的希臘債務危機和難民危機而對烏克蘭危機減少關注,相反,應加強對新明斯克協議的支持與落實,同時加強對烏克蘭政府的支持。評論指出,如果烏克蘭危機導致大規模武裝沖突的爆發,將會使歐洲眼下面臨的其他任何問題都變得“無足輕重”。(記者 劉棟 曲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