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計生與幸福生活的“二重唱”
日期:2014-08-08 09:57:55 來源: 點擊:
窗外是驕陽似火,揮汗如雨;室內卻是舒適清新、溫馨可人。走進大橋街道芭茅巷社區城市生活e站,一派春意盎然:“家庭生活指導室”里笑聲盈盈,那是眾多女性姐妹正在聆聽“生殖保健、心理疏導”等方面知識的講解;“手拉手課堂”里書聲瑯瑯,那是志愿者正在輔導暑期兒童學習;“e智空間”里不時響起孩子們操作鍵盤的聲音,那是留守的孩子們給遠方的父母送去祝福;“健康書吧”里則是一片靜謐,那是兒童們正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日間照料中心”的“撲克、麻將、下棋”一幅幅博弈的場景則為許多空巢老人搭起了一個良好的娛樂平臺……在這里每位社區居民都得到了放松,感受到了春天。“設施一流,服務熱情,城市生活e站如同我們婦女姐妹一個溫馨的‘家’”,社區居民汪大姐如是說,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上級領導對芭茅巷社區城市生活e站也給予了充分地肯定。近日,區人大副主任何平,區政府副區長張帆在芭茅巷社區城市生活e站調研時說:“芭茅巷社區農民變市民,居民幸福指數高,芭茅巷社區城市生活e站環境優雅,服務至上,就是人口計生和諧與幸福生活“二重唱”的一個代表之作。”當然芭茅巷社區獲得的“安徽省百佳社區”、“全國婦聯先進示范社區”、“安徽省和諧社區”、“安慶市第三屆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就更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了。
在今天的芭茅巷,與社區居民接觸,聽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很幸福。”
消除對城市的陌生感、隔閡感,轉變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增強自身素質、完全融入城市,最終提高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是芭茅巷社區兩委一班人根據形勢發展確定的新的奮斗目標。他們把打造新型城市社區作為載體,創新社區服務模式,提高社區管理水平為原則,依托自身資源設施優勢,投入600萬元,精心打造一座城市生活e站。e站功能室設置了家庭生活指導室、e智空間、手拉手課堂、英語角、勵志堂、圖書閱覽室、水墨齋、家庭教育中心、一站式大廳、日間照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文體活動中心等功能室。為不同層次的社區居民提供了集工作、學習、生活、休閑、娛樂、教育、養老、健身、援助為一體的網絡平臺和活動空間。
追求一流是芭茅巷社區政務清明的一種風格塑造。走進服務大廳內,窗明幾凈;窗口人員微笑服務;檔案資料規范整潔;指示牌錯落有致;溫馨提示語親切有禮,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站在社區廣場上,一排排文化宣傳映入眼簾,圖文并茂,生動詳實。廉政文化塑造了高尚道德情操;人口文化了弘揚家庭美德;民生工程落實拉近了群眾距離;服務流程方便了辦事群眾……一項項政策的宣傳,一件件事情的公開給了群眾明白,也還了干部清白。
轉變作風是芭茅巷社區務實高效的一種思想洗禮。著眼群眾需求,從群眾最需求、反映最強烈的地方抓起,千方百計把方便留給群眾;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對育齡群眾反映的服務態度、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第一時間予以改進和提高,確保服務窗口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根據計生業務辦證多的特點,社區大膽創新,減少服務環節,主動上門服務。同時該社區進一步完善和調整了辦事綜合窗口,將計生、民政、社保等服務的有關規定、程序、流程圖、收費標準進行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及時公開辦理結果,提高了服務效率。
優質服務更是芭茅巷社區親民為民的一種理念追求。在優質服務方面,社區一班人圍繞“和諧計生,幸福生活”的服務理念,熱心宣傳、誠心走訪、細心答疑和送政策、送信息、送關懷的“三心三送”服務讓計生家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近日,在流入人口較多的同慶南北苑小區,社區計生專干將《致流動人口的一封信》送到了廣大外來務工人員手中,與他們開展面對面地交流,發放避孕藥具,讓他們獨在異地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外來戶子女就學問題也是當前的焦點問題,社區一視同仁,一率安排在芭茅小學,以人為本,在這里彰顯出感人的魅力。
和諧計生,幸福生活的“二重唱”在芭茅巷社區城市生活e站綻放出絢麗的光彩!(劉克根、任祥金)
上一篇:區體育局部署市民運動會參賽工作
下一篇:胡忠明指導區文廣新局專題民主生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