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家住宜秀區羅嶺鎮的龍彩珍老人帶著2歲的孫女在路口下了車,趕往芭茅山祭拜自己的母親。村長王將來一邊指引著老人在筆記本上登記好名字、所在鎮村,一邊檢查龍女士帶的祭品。老人只買了兩刀紙還有幾束塑料花。王將來指著老人袋子里的裱紙說:“山上有專門的祭祀點,這些裱紙必須到祭祀點焚燒,上面會有專門的管理員幫你。”
登記結束后,記者跟著龍女士一起上了山。行走百米左右,抬頭可以望見芭茅山上數不清的墳塋。祭祀點設在山腰低平處,今年已經70歲的程才正是這個祭祀點的管理員,見有人祭祀,程才正急忙迎上去說:“大姐您好,所有紙錢請在祭祀點焚燒。”程才正告訴記者,這座山頭總共有3個管理員負責祭祀點焚燒工作,兩個守在山腳處,他負責山腰,早上5:30就起床,還沒到6:00就已經在這邊蹲著了,早餐是自家帶的芋頭,中午在村部吃盒飯,晚上6:30才能結束。“每天到現在這個點,是人最多的時候,絲毫不敢懈怠,這已是第12天這樣值班了。”程才正用雙手撐著腰間,輕輕地扭動著身子說,“還得熬幾天,過了清明就不用這么起早了”。
據王將來介紹,芭茅村總共有4個祭祀點,5個入山口20人負責上山登記,與此同時,設置了12個森林防火宣傳展板,固定標語、宣傳單頁印刷500余份,發放了綠色殯葬文明祭祀倡議書,聯合白澤湖派出所警力巡察、鄉政府機關干部蹲點,組織森林防火小分隊,充分利用小喇叭、流動喊話器等工具循環播放“嚴禁明火上山,倡導文明祭祀,建設綠色宜秀”宣傳用語。王將來說,村民森林防火意識已經有很大提高,雖然3月12號左右清明祭祀就已經陸續開始,但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祭品都是以鮮花、水果為主。
見習記者 畢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