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宜秀區58個農家書屋根據讀者需求采購圖書,定期開展圖書交流,并向圖書館租借圖書,保證讓讀者常看常新。請聽安徽臺記者錢珺陶、通訊員陳秀根的報道。
6月6號,記者來到安慶市宜秀區西安村農家書屋時,宜秀區文廣新局又送來240本圖書,靠墻的書架幾乎要放不下了。村民王華義發現一本黃梅戲大全,高興地對著唱起來:(出錄音)
“家住丹陽姓董名永……”
王華義說,這圖書室剛建好,他就開始來看書了。
(出錄音) “我是八十二歲的人了,到這圖書室來看有三年時間了。我最歡喜看古書,唐朝的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隋唐演義。”
記者看到一本《農家書屋讀者需求登記簿》,上面用不同筆跡寫有幾十頁不同的書名。宜秀區文廣新局副局長潘斌告訴記者,每年,他們都會根據登記需求采購圖書,保證閱讀常換常新。今年,宜秀區文化部門籌措資金11萬余元,為全區58個村、社區的農家書屋送去6400多冊圖書,在全市率先完成農家書屋圖書更新工作。
宜秀區還組織農家書屋之間開展圖書交流,以鄉鎮為單位到安慶市圖書館租借圖書,保證廣大讀者在農家書屋常看常新。宜秀區文廣新局副局長潘斌:
(出錄音) “半年一次,圖書漂移,以鄉鎮為單位,文化站之間組織圖書交流;一年一次,以鄉鎮為單位整體到圖書館去租借,每年定期給每個鄉鎮更換五到六百冊書,讓每個農民群眾讀到更多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