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政策性投資渠道的增多,可申報的項目越來越多,在幾個月的駐外招商工作中,我通過政策性投資項目申報增加了見識,提高了自身素質,并在爭取項目工作的實踐中,摸索出了“要快、要準、要勤、要跟”的“四要”工作法:
一要快,就是要快速及時的獲取申報信息。目前由于申報信息渠道比較單一和封閉,對國家政策方針、相關信息了解都很有限,申報項目單位能迅速、準確地把握項目申報信息,是申報項目的關鍵點。我們可以通過經常登陸相關網站、與經驗豐富的專業項目申報咨詢機構合作、從相關項目主管部門了解等方法及時了解信息、快速做出反應,根據政策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做好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
二要準,就是準確選定申報項目。每一項政策性投資因項目不同、申報的歸口單位不一,項目申報材料也各有特色。項目申報單位在項目篩選和申報材料的編寫過程中應圍繞政策扶持的中心點選準項目,科學嚴謹編寫項目申報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準確選定項目是申報工作的中心點。同時也要做好與相關部門的對接,爭取部門的支持與 指導。
三要勤,就是勤于做好項目儲備。項目儲備不僅僅是一個“知其然”的名稱,而應是一整套“知其所以然”的申報材料。我們要在了解政策導向的前提下,結合本地區的發展定位,多謀劃項目,多儲備項目,并盡可能將涵括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發改委、國土、規劃、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批復文件在內的申報材料準備詳實。政策性投資項目的申報有嚴格的時效性,若不提前進行儲備,機會就會稍縱即逝。所以,項目儲備是爭取項目的立足點。我覺得“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用在項目申報上最為貼切。
四要跟,就是積極做好申報后項目跟蹤工作。前期的大量工作能否取得有效成果完全在于后期的項目跟蹤和爭取。因為很多項目,在上報之后,根據專家、部門的意見,還有一個微調的過程,及時了解情況,才能根據最新情況做一些補救工作,不能報完材料就萬事大吉。要時刻關注項目上報情況,做到人跟項目走,項目到哪跟到哪。
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曾遇到因爭取不及時、不到位而使項目中途流產,只得來年再申報的尷尬局面;也遇到因及時進行有效對接,取得了事半功倍效果的喜人場面。所以,在項目申報中我們只有竭盡全力、百折不撓的做好項目跟蹤,才能功德圓滿,取得最后的成功。(京津皖招商組 李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