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楊橋鎮牢牢抓住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和災后重建的契機,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加速擴張經濟總量,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該鎮重點圍繞建筑、建材等支柱產業,著力推進協作配套,逐步形成以產業鏈為紐帶、龍頭企業為主導、中小企業為基礎的產業體系。加大對新興產業的開拓力度,支持阿爾博新線技改項目,延長產業鏈,實現白水泥產量再上新臺階。強化節能減排,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穩步推進企業改制工作,盤活存量資產和土地。圍繞區域特色,整合現有旅游資源,引導社會資本綜合開發西安、鮑沖湖等地旅游景點、結合旅游積極發展民俗特色游、休閑觀光旅游。創建“中國農家樂”旅游示范基地,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功能,提升旅游品味,形成楊橋鄉村旅游“一體化、多格局、成體系、廣覆蓋”的良好局面。努力爭取新增生態農莊2-3家。圍繞城市休閑,推進農業與生態旅游業結合的深度,培育壯大蔬菜園藝、畜牧水產、鄉村旅游等城需型現代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3家,發展城需型農業、生態種植業。實施楊橋農業品牌戰略,規范品質包裝、商標,使農業產業化再上一個新臺階。進一步規范土地流轉,做好花山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建設,打造農業產業化新亮點。完成西安大圩農發項目、三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和大聯圩加固工程,申報實施土地整理項目。
該鎮還堅持重點項目領導聯系制度,推行各負其責、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推進鑫雅居木業項目按期投產達效,確保眾鑫生態農業項目二期按時開工建設,全力支持鮑沖湖二期項目開工建設。大力實施土地復墾項目,爭取土地增栽掛鉤項目。充分利用兩大平臺發展機遇,按照楊橋總體規劃,以文化旅游、現代農業、新型工業三大產業為重點,嚴格項目準入,節約集約用地,在選好項目招大引強上有所作為,引進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環保生態型項目。完善項目對接,充分利用當前災后重建機遇與省、市、區相關部門對接,充分發揮楊橋的人脈資源優勢到國家、省、市、區跑項目、爭資金、促發展。將地震災后重建工作和龍山鳳水文化產業園楊橋項目區建設、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積極申報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加快楊橋發展。該鎮大力建設白鹿山新型工業區,做好園區控制性詳規,不斷增強園區承載力,做大經濟規模。全力做好阿爾博、國孚潤滑油建設服務工作,積極引進有實力的建筑建材、機械制造等行業大企業,在服務、融入中求拓展,增實力;著力打造文化旅游示范區,在區龍山鳳水文化旅游產業園建設指揮部的領導下,按照基礎設施和居民還建點先行原則,完成楊橋項目區概念性規劃和楊橋組團控制性規劃,啟動項目區基礎設施、還建點等基礎性工程建設,加速推進濱湖路和機場大道延伸線建設。(江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