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嶺鎮生態環境優美,山水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羅嶺鎮黨委、政府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多番考察論證,確定了“推進城鄉一體化,全力打造安慶城市花園”新農村建設發展思想。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因村制宜,科學指導,建章立制,規范操作,整體推進,務求實效”的基本原則,全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村全面發展。
堅持規劃先導,科學編制全鎮及各村(居)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考慮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農民教育、農村管理等內容,農民素質提升與塑造良好的民俗同步,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目前,羅嶺鎮已完成了38個中心村莊布點規劃、全鎮土地利用規劃調整、6個村莊整治點規劃、巨石山風景區旅游規劃、蓮花山經營性公墓規劃等,正在實施規劃編報全鎮總體規劃、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嚴鳳英—黃梅戲文化產業園規劃、華潤林業觀光休閑項目規劃等。以文化、山水旅游產業的發展打造全國優秀旅游鄉鎮品牌,以村莊整治為切入點建設環境優美、宜游宜居的新農村。
羅嶺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找準了建設“五好村”(好產業、好環境、好風尚、好制度、好班子)和實現“民富、村美、社會和諧”發展方向,堅持“多措并舉,提高農民收入,合理規劃,構造美好家園,群眾參與,充分發揚民主”原則,堅持圍繞二十字方針,全面實施新農村建設。
——生產發展 利用國家農發資金項目,完成了近2000畝良田旱澇保收;利用國家土地整理項目,對境內420多畝荒灘荒水進行了土地復墾和開發,新增良田400多畝;利用國家糧食補貼項目,引進外地種糧大戶,購置大型農業生產收割機械將境內農民土地近5000畝成片發包給種植大戶,讓農民不種田也有收益,有更多的精力走出去或引進從事收益更高的第二、三產業;更有一大批水利設施的建設和全鎮供電線路的更新,使農民安全、安心地創業增收,享受現代化的富裕生活。
——生活富裕 全鎮康居新村、村民集中居住點和中心村莊的建設,自來水管網和有線電視、無線通訊信號和網絡寬帶的全覆蓋,公交班線的開通運行,鎮衛生院門診和住院部大樓的建成、各村(居)醫療室的標準化建設、農民養老保險的全面啟動,以及一大批星級農家樂飯店的建成和鎮域內的6所敬老院的建成,使該鎮農民真正過上了吃喝住行無憂、病災老死無慮的寬裕生活。
——鄉風文明 羅嶺鎮自古以來就民風淳樸,學分盛行。“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的佳話就出自境內的鳳凰河流域。每年羅嶺初級中學的升學率以及省示范中學安慶一中等高中的錄取率我鎮一直名列全區第一;各村(居)的辦公場所以及村民文化休閑廣場全部新建達標,籃球場、健身廣場、圖書館分布在全鎮各村(居)中心村莊;“平安村”、“婚育新風示范村”的創建,使農民素質大大提升;每年的端午節的龍舟賽、春節的舞龍燈,更豐富了農民的節日生活,良好的民風民俗一代傳一代。
——村容整潔 羅嶺鎮境內工業企業數十家,都是低碳節能、無煙環保的加工制造業,境內養殖業50多戶,養殖的雞、鴨、鵝、孔雀、豬、牛、羊、魚等都散落在遠離村莊的山場、湖灘,真正做到了綠色、環保、無污染。組(居)大力開展“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雜物)、“四改”(改危房、改水、改廁、改圈)、“五化”(硬化、綠化、亮化、凈化、美化)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整治活動,其中在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黃梅村首先建設了一個村莊整治示范點,計劃在3年內讓全鎮的村莊呈現布局合理、村容整潔、環境優美、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管理規范、社會和諧的新農村氣象。目前,村組公路硬化工程已完成42公里,改水改廁350戶,建成使用沼氣530戶;鎮區及中心村莊已建成排水排污管道3公里;一座大型的現代化垃圾處理站已經開工建設;鎮成立了保潔公司,配備了流動環保車輛6臺,有專職保潔員32人,極大地改善了全鎮街道、中心村莊的環境衛生。
——民主管理 羅嶺鎮8個村(居)全部榮獲了省、市、區“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稱號,全面實施黨務、村務、財務及時公開的“陽光工程”。在新農村建設工程中,以群眾代表、農村“五老”(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軍人、老模范)和青年積極分子組成了多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建立了村規民約等多種規章制度,依靠群眾自發組織落實、尊重村民自我管理開展各項工作,組織群眾積極參與村莊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公益事業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推動“新經濟、新生活、新風尚、新村莊、新機制、新農民”的新型農村建設。(徐向東 程 震)